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6日 星期六

    为了和平的纪念

    ——近期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

    作者:张同道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6日 04版)

        从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开始,中国拍摄了大量以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如纪录片《抗美援朝前方新闻特辑》《反对细菌战》《英雄赞》《交换病伤战俘》《抗美援朝》第一辑、第二辑和故事片《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等。这些影片鼓舞士气,激荡人心,宣扬那个时代特有的英雄气概。其中不少影片成为经典。2020年,一批纪念抗美援朝的纪录片应运而生,如《为了和平》《英雄儿女》《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雄》《不朽的丰碑》《刀锋》等。70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拍摄抗美援朝题材影片?

        纪念战争胜利是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战争与和平是贯穿人类历史的重大主题。我们今日纪念战争胜利,恰好是反思战争,防止战争,为后代开启持久的和平。这正是纪录片《为了和平》的主题思想。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为了和平》回顾抗美援朝战争全程,有力阐释了中国军人为什么在物质装备、后勤给养极度落后的情况下,打败军事强国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取得朝鲜战争的胜利,为世界赢得一个稳定的和平时期。

        《英雄儿女》讲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1953年大堡机场,美国王牌飞行员哈德罗·费希尔与志愿军激战,不料被志愿军19岁的飞行员韩德彩击中。四十多年后,费希尔来到中国,向韩德彩致军礼。韩德彩赠给他一幅书法:“着眼未来”。当年战场上兵戎相见的两位战士化敌为友,就是一种和平的象征。

        然而,和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志愿军将士用生命、智慧和勇敢换来的。《为了和平》展示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所进行的五次战役,当时“联合国军”依仗飞机、坦克、大炮和优势装备,一度主导了战场,而志愿军只能白天隐蔽,夜间战斗,却迅速将敌人打回三八线,取得战场主导权。中国军人不怕死的血性精神得到彰显: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的黄继光,被烈火烧死一动不动、掩护部队进攻的邱少云……从长津湖之战到上甘岭之战,志愿军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

        假如说《为了和平》是全景叙事,那么《刀锋》就是特写——聚焦长津湖战役。历时一个月左右的战役使我方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美军陆战一师指挥官史密斯少将感叹道,“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在和钢铁人作战”。杨根思就是长津湖战场上的一位钢铁人,他曾宣称“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正是杨根思这样的战士塑造了中国军人的勇敢形象。

        鸦片战争时,清军给世界留下了软弱不堪的印象。但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却是一支打不垮的军队,迫使美国将军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这些勇敢的志愿军被称作“最可爱的人”。讴歌英雄成为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的重要主题。从1958年的《英雄赞》到2020年的《英雄儿女》《英雄》《不朽的丰碑》,当年电影里的英雄大多已经离世,幸存的老兵也都进入耄耋之年,但英雄精神一脉相传。《英雄儿女》在宏阔背景下讲述了一组英雄的故事,如邱少云、孙占元、黄继光、罗盛教等。志愿军第38军112师第335团1营3连在松骨峰无名高地阻击美军,阵地都被炮弹烧红了,团长范天恩回忆说:“敌人扔那个汽油弹浑身带火,有11个带火的人扑向敌人,抱到一块儿烧死,抠都抠不开。”

        《英雄》《不朽的丰碑——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故事集》两部纪录片聚焦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人物。除了大名鼎鼎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还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英雄,如抗美援朝战场上第一个手持爆破筒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石宝山,入朝一个月后因冻伤被截去四肢的老兵侯方仁,用自己的身体接通电话线的电话员牛保才,在临津江战役中用身体排雷的张财书,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原型之一的蒋庆泉,电影《上甘岭》中女英雄王兰的原型王清珍等。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柴云振,他是一位长期隐姓埋名的英雄。他曾作为班长在朴达峰阻击敌人,带领全班攻克3个山头,毙敌200多人,最后全班只剩下他一人。当敌人再次冲上来时,双方展开肉搏战,他的右手食指被敌人咬断,身负重伤昏死过去。很快,他被转移到国内医院,与原部队失去联系,也不知道志愿军总部给他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最后,他拿着三等乙级残废军人证书回乡务农。20世纪80年代,柴云振终于被找到。当组织上问他有啥困难时,他云淡风轻地挥着被敌人咬掉的半根手指头说:“没得啥,没得啥,都好!都好!”

        柴云振的故事说明,英雄来自平凡人,英雄也是平凡人。歌颂英雄,正是为了让千千万万的人珍视和平,过上平凡的生活。英雄的出现往往伴随着灾难、战争等特定情境,他们忍受苦痛、作出牺牲,是为了更多的人享受幸福生活。

        7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比之前更有条件以理性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重新审视这场战争。《为了和平》等作品发现了大量新史料,也参考美国、韩国参战老兵和学者的讲述,带领观众回到历史现场。关于上甘岭战役的纪录片采访了韩国老兵朴明浩和志愿军战士林炳远、唐章洪,让亲历者讲述战场情景,并引用“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话,“这个开始为有限目标的攻击,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最后以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斯·卡明斯的话总结:“关于朝鲜战争有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美国人也通常三缄其口,那就是我们输了朝鲜战争,我们无法取得胜利。尽管当时我们所有的高级军官,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二战将领,但我们没有打过对手。这使得1950年到1953年这几年间,美国士气低迷,这场战争也变得不得民心。”层层深入、感性故事和理性讲述相结合的方式叙事逻辑力量十分强大,而对手视角又增加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同样,《英雄》第二集开篇便以志愿军老兵李钢林与美军老兵艾德·里弗斯会面开始,由里弗斯讲述长津湖战况。《刀锋》借用美军陆战队宪兵中士托瓦的回忆,讲述长津湖战役中美军的投降过程,“100码以内所有的中国士兵都站起身,向我们逼近。我不由自主地向麦克劳林少校大声喊道:我们最好不要磨磨唧唧了,少校!”随后,麦克劳林少校率领200人投降。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曾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场战争早已结束,但战争结果依然影响着今日的世界格局。当观看好莱坞电影时,我们欣赏的是他人的故事;当观看抗美援朝题材纪录片时,我们品味的是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作者:张同道,系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