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足迹】
我的“艺术生涯”得从一张饼开始说起。
两年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来村里搞艺术,吃和住都在我家。有一天,大家一起坐在院子里聊家常。他说:“小仙,看你做面食是一把好手,想不想动手试着给面点做个造型?”我听了觉得挺有意思,就尝试着蒸出了一张“试卷”饼。不同的蔬菜汁和出了不同颜色的面,长方形的饼上有红色的100分,还有一个开怀大笑的小人偶。
这时我才知道,原来丛教授在对我进行“艺术测验”呢。接着,他又拿出很多从村里搜集来的旧布料,让我试着做布艺玩偶。
在布上缝缝补补,对我来说是看家本事。但是布艺创作是个啥,我心里没有底。丛教授建议,可以从最熟悉的东西开始入手。
葛家村周边的山上有着成片成片的竹林,遍地都是披着浅褐色外衣的竹笋,村民们经常到山上砍竹、挖笋,以此谋生。灵光乍现,那我就做个竹笋玩具吧。先画图,再剪样,最后缝制,一只布笋竟然就这么一步步做出来了。不过我左看右看,还是觉得缺点什么。我让丈夫专门挖来一些真笋,将笋壳剥下缝制到布笋上,最后做出一个将近一米高的巨型竹笋玩偶。怕鲜笋壳干掉,我还把布偶放到立式冰柜里保鲜,等着丛教授的“检验”。不久,干完活回来的丛教授看到了这件作品,他非常惊喜,还给了我赞扬。
赞扬让我感动。因家庭贫困,我小学都没念完,结婚后开过杂货店、卖过早餐、干过农活,什么都做过,就是没沾过艺术的边。这次尝试让我发现,农家妇女习以为常的裁缝活儿竟也能做出大学教授口中的艺术品,原来艺术离农民并不遥远。
完成布笋后,我就上了瘾。一空下来我就琢磨做玩偶,有时做到凌晨二三点都不觉得累。两个月时间,我做出了40多个毛绒玩具,里面有十二生肖,也有常见的瓜果蔬菜。现在,由我家一角改造而成的“粉小仙手工艺馆”就展示了这些布艺作品,还有好多人来看呢。
渐渐地,我变得自信了,还收起了徒弟。2020年,丛教授组织一支队伍前往贵州晴隆定汪村进行艺术帮扶,我是队员之一,也是布艺手工组的小组长。刚到定汪村时,那儿的妇女都是怯生生的,一脸迷茫,不知如何发挥自己的技艺优势。
看到她们就想到了当初的自己。我先鼓励她们试着做拿手的布依族刺绣,以此建立信心,再手把手地教她们做玩偶。没过几天,学什么都快的周书情尝试着将刺绣与布偶相结合,颇有创意的项昌琴做出了许多具有民族风格的香囊,还在读书的罗随妹也跟着学起了布样裁剪。
离开定汪村时,我在她们的眼睛里看到了自信,就像现在的我。
(本报记者曾毅、本报通讯员干杉杉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