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实施,激发乡村人才内生动力愈渐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艺术设计和文化创意改善农村环境、推出特色产品与服务是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艺术设计介入乡村发展,也就是从以“服务价值”为导向的模式,向以“赋能价值”为导向的模式拓展。在这样的新需求下,以激发、培育村民内生动力为目标,利用融合设计的方式推动乡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思考
以赋能村民为核。为村民赋能,首先基于村民是乡村振兴“留得住心、扎得牢根”内部稳定力量的前提。乡村振兴的推进,不能依赖于快变量的代替模式,而应成为村民成长教育的历史机遇,置村民于“个人—家庭—家乡—他乡”的关联发展系统中,多方共同拓展村民能力、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基层政府、高校、企业、村民等在同一目标统领下形成集合影响力,在共同创造中提升村民的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以解决“我想做、怎么做,要变美、何为美”等诸多乡村问题,使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找准自己位置、拓展自身价值。
以乡村财富为基。农村不是一个充满亟待解决问题的空间,而是一个多类资源汇聚的财富空间。设计赋能村民既要找准村民问题,更要用好乡村财富,走以本村财富解决村民问题的路子,以便村民学以致用,实现村民成长与乡村发展。通常,乡村财富包括五类:一是知识财富,如传统技艺、生活经验、乡土智慧等;二是关系财富,如人与人、人与村、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等;三是文化财富,如村庄特色文化、家庭文化等;四是地景财富,如田地、山、林、水等;五是领导力财富,如村庄文化能人、社会能人等。高效利用乡村财富,可以保证村民赋能与家乡发展的高度关联。反之,村民赋能与乡土资源剥离,将难以构建成功的人才振兴模式。
以最低成本为要。村民赋能需依托于村民共创实现,因此,必须排除“高技术、酷材料”模式下形成的高成本压力。指导村民运用自己擅长的技能与易得的乡土材料,创制便民、利民、惠民的实用设计产物,以“最小化成本,最大化效用”来清除村民行动障碍,激发村民参与的主动性与持续性。技能方面,包括经当下生产生活检验的“适留技能”,也包括被认为仅适用于过去生产生活的“淘汰技能”;材料方面,包括本地易得的特色低成本材料,包括废旧生活材料、闲置老物件、自然材料、低价建材(如石材边角料)等。通过调整村民对己、对物的价值观,来引导村民重拾个体自信与乡土自信,更加积极主动、热情饱满地投入乡村建设行动。
引领村民赋能的四个转变
旁观村民变创造主体,实现个人发展。一是以低门槛设计排除村民参与压力,建立村民价值自信。“怕花钱”和“没本事”是阻隔村民主动参与的两大行动障碍。应引导村民利用本地材料和自身技能进行创作,以财务和技术压力最小化解决村庄实际问题。比如进入宁波葛家村之初,我们引导村民运用砌石技能,以溪坑石头、山间毛竹创作休闲座椅,解决村内公共座区缺失问题。以此换来的是乡亲们的正向激励,建立起了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自信。二是以有用性设计启发村民技能转化,拓展自我创造能力。劳作让村民拥有丰富的技能财富,但因旧技能与新生活关系疏离,这些技能多数被弃用。在葛家村,我们以“可种花的电线杆”为题,引导村民重启竹篾技艺进行创作,村民环绕电线杆创作了30多种类型的竹制养花设施。借助“旧技能”与“新生活”联系的重新构建,突破传统技能固有的应用边界,积累新经验证据,促进了创造能力生长。
创意能手变家庭榜样,实现家庭发展。一是发挥个体优势,孵化家庭共享空间,激发共营共管责任。首先,引导村民充分发挥个体优势技能进行创作,以作品的统合影响力提高个体的专属识别性。其次,整合家庭闲置空间创造全新价值,带动“私人—公共”的分享意识转变,提升荣誉感与责任感。以粉小仙手工艺馆为例,葛家村村民袁小仙将自己创制的两百多个布艺玩偶与自家杂物间整合,打造了集售卖、体验、研学于一体的布艺共享空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她的家人自觉承担起经营职责,并主动添加了自己创造的竹篾器具与玩偶打版图。二是组织家庭成员分工协作,赋予成员崭新身份,激发各自发展潜力。职责明确与身份激励,使得家庭成员的参与作用显著,激发了发展潜力。在仙绒美术馆,口才较好的村民叶仙绒负责讲解管理、善打理的丈夫负责绿植养护、有特长的儿女负责展品更迭。他们获得了馆长、环境总监、艺术总监的新身份。在运营好美术馆这个共同目标指引下,各成员自觉转化身份,实现了家庭跨越式发展。
家庭能人变乡建主力,实现家乡发展。一是成立村民自组织,整合村庄能人资源。以过硬技能和厚重关系网为主要依据,选拔村庄能人(政治能人、经济能人、文化能人、技术能人、社会能人)为自组织负责人。各负责人选择性吸纳技术成员,形成优势互补队伍,负责村内相应的建设维管,完成村庄人才资源的高度整合。以村干部、手艺人、乡贤为队长,招纳组成的篾匠队、木匠队、泥瓦匠队等七支服务乡建的“葛家艺工队”就是典型案例。二是共建村庄公共设施,赋值村庄闲置资源。组织村民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便民利民物品和功能性共享空间,实现闲置资源的赋值与分享。这样的效果就是建立起村民与村庄的公共联系,促进乡村社会和谐。以葛家村的教授路为例,艺工队联系并发动线路范围内的村户,打造沿线公共家具与创意花坛以及多功能、多业态的共享空间。如今,这条路已是游客必不可少的游览区域。沿线村民每日自觉清洁路面卫生,共同维养设施与花草,自发向游客讲述村庄故事,他们的归属感及凝聚力大大增强。
“家乡军团”变“他乡外援”,帮扶他乡发展。2020年8月,我们带领葛家村的13名村建艺术家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希望走出一条新的对口帮扶路。事实证明,这条以艺术为乡村赋能之路的经验完全可复制。一是因材施教,培育他乡建设能人。以具体任务为指引,遵循技能关联度高、同类技能优先的原则,组成“外地+本地”能人混合小组。这种传输乡建理念、分享技能经验,开启手把手“带徒创作”的模式,实现了他乡村民从边缘者到参与者、从学习者到建设者的转变。“葛家军”初到定汪村,结合当地民间技能情况,建起“泥瓦匠+木工”“木工+漆匠”和“布艺+刺绣”三支队伍,开展了专人、专业、全过程的实践共创教学。二是当好表率,关怀他乡潜力群体。定汪村有个“以鸡换机”的故事。定汪村的孩子以三幅公鸡画向葛家村经济能人葛品高“交换”了计算机,实现了留守儿童用电脑联系家人、了解世界的需求。村民深受影响,主动捐献闲置房屋打造儿童公共教育空间,破屋旧院摇身变成未来书院,解决了村内儿童非校园型公共教育空间短缺的问题。
激活内生发展的三点启示
以“有用、可卖”的设计建立信任,找好突破口。乡村建设过程中,要防止不接地气的项目影响群众积极性,而推出既好用又赚钱的设计,是打消村民疑虑的可行方法。实际惠民、盈利增收,这样的设计传递了赋能理念,建立起互利互益的信任,引发村民主动参与。
以资源重构发掘价值,调动积极性。引导村民正确认知并合理运用个人资源,是提高村民主动性、创造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因素。旧物焕新颜、废物变宝物,以老物件为创造原型,让村民运用不同生产生活技能,让承载记忆的物品重新活跃于当下,足以唤醒本土乡村生活的珍贵记忆。同时,搜集生活中的废弃物加以改造,改变了村民对废弃物品的固有认知,以生活创意提升个体自信。
以“降低成本、本村人做、本地物造”建立途径,实现可复制。艺术赋能乡村的实践探索应立足全国大多数村庄的客观现状,提炼可推广的模式和路径。经济基础薄弱是村庄存在的普遍问题,因此,“降低成本”是向更大范围推广的核心要义,而“本村人做、本地物造”既节省了乡村建设的物力人力成本,又贴近乡村日常生活,也就更能增强村民创造意识,激发村民改造行动,并强化村民与村庄的情感联结。
(作者:丛志强 张莉苑,分别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艺术学院副教授,东钱湖丛艺术振兴乡村研究院资源赋值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