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自律师执业以来,我一直积极参加公共法律服务。2020年以来,除担任滨海新区新河街道三个社区的法律顾问,我还参与了滨海新区支援宝坻区村(居)公共法律服务,担任周良街道五个村的法律顾问。
刚开始,来咨询的村民很少。我们就通过大喇叭广泛宣传,平时也经常随处走走,主动和村民打招呼,宣讲法律知识。渐渐地,村民和我们熟悉起来,来访来电越来越多了。
有一天,一位大娘前来咨询。她认为因婆婆受两位小姑子挑唆产生不合,刺激了身患重症的老伴儿过早病逝。她多次上门讨要说法,双方互不让步,矛盾激化。另一起因拆迁补偿款引发的家庭纠纷,年过八旬的老人不堪长子长期逼迫,哭着向我寻求法律帮助。
此类矛盾纠纷常发生在家庭成员间,亲情与法理交织在一起,很难处理。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我耐心阐明有关法规、提示法律风险,并从亲情人性着手,引导双方通过法律途径妥善解决。
这些年,通过与老百姓的接触,我发现他们的法律需求越来越多,对法律风险的事前防范越来越重视。我很高兴,因为这说明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增强了,遇事学会了优先找法。
今后,我会继续当好法律顾问,让公共法律服务这项好政策继续扎根在村里、扎根在老百姓心间。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靳昊、严圣禾、王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