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1日 星期一

    一封抗战家书

    作者: 《光明日报》( 2021年02月01日 06版)

        本报记者 张哲浩摄/光明图片

        更多内容 扫描二维码

        【红色文物背后的故事】

        当此国家存亡关头时候,好男儿亦应为国为民谋解放、谋复兴,因此侄决暂留校,俟机出来为民族解放服务。望大人洞察侄衷,时加鼓励,在家常多关照。他日幸未牺牲,当报答万一矣。兹极力抽出五元为家用,请大人交侄母收用。

        当此即请

        平安

    侄又华上  

    九月二十八日 

        这是鲁艺文学系学员李又华在1937年9月28日写给伯父的一封家书(节选),是西北抗日革命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物。

        李又华是广东兴宁市人,酷爱文学。他早年参加“左联”领导的“中国诗坛”活动,1937年春在广州加入了党组织,成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全面抗战爆发后,26岁的李又华正在广州一所学校任教,在目睹日军飞机的频繁空袭后,他为祖国和人民担忧,决心参加抗战。他写下的这封情真意切的家书,表明了一名普通的、年轻的共产党员在国家危难之际,立志报效祖国,要为国为民谋解放、谋复兴的伟大抱负和对家人的悉心牵挂。

        1937年年底,李又华被党组织派至国民党抗日部队187师做抗战宣传工作。部队在河南陇海沿线屡战屡败让他清楚地认识到,挽救民族危亡,没有革命理论和本领,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不行的。于是他毅然离开国民党的抗日军队,于1938年5月辗转来到延安,先后进入陕北公学、鲁艺文学系学习。在鲁艺,这位来自南海之滨的青年对自己要求极高,无论学习还是生产处处要走在别人的前面。睡大炕,吃小米,一点也不觉得苦,每天都为自己所追求的革命理想兴奋和自豪。

        1939年5月,李又华被评为鲁艺模范青年,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首次“五四”青年节大会,接受毛泽东主席亲手授予的“模范青年奖章”。1939年7月,他舍弃延安相对和平的生活环境,主动请缨加入华北联大,赴晋察冀敌后最艰苦的地方办学。此后长达十年,他在晋察冀、华北渡过了“战斗地学习,战斗地工作”的敌后教学岁月,经历了无数生死考验。

        新中国成立后,他跟随叶剑英元帅回到家乡,组建南方大学,后任广东省高教局局长。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工作中,他始终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奋斗了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李又华这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在80多年前的这封家书里,就体现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当此国家存亡关头,好男儿应为国为民谋解放、谋复兴,时刻准备为国捐躯。他,用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践行了这个诺言。

        (本报记者张哲浩 本报通讯员王建平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