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
1月23日,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确诊病例情况时只列举了若干涉病例的公共场所,没有谈到病例的性别、年龄等个人信息;1月24日,北京市公布的流调报告也隐去了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北京市大兴区日前表示,集中隔离家有宠物可留一人居家隔离,还专设了可携带宠物的集中隔离点……诸如此类尊重公众需求的政策,获得了大家的好评。
事实上,以上政策的出台都是基于前期防疫经验作出的人性化调整。如今京沪两地的“只提地点不提人”,既能保护患者隐私,又可以提醒公众防疫;而将隔离期间无人喂养的宠物纳入考虑范围,也彰显了防疫措施的人情味儿,这些都反映出地方管理部门在防疫走向常态化过程中的管理智慧和人文关怀。从新冠肺炎疫情出现迄今,各地在防疫实践中已有充分的经验积累,也有不少做法值得参考借鉴,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防疫政策,是地方政府走向防疫常态化阶段的应有之义。临近春节,部分地区疫情散发,为各地的疫情防控敲响警钟。在防疫常态化阶段,有关政策的制定应当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保障保护公众安全的同时规避极端措施,用尊重公众权利和关怀公众需求体现防疫工作中应有的温度。
(原载于半月谈新媒体 作者:郭艳慧 摘编: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