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万千足迹 写一份扶贫答卷
杨宁 湖南教育出版社副编审
“十村记:精准扶贫路”丛书沿着总书记的扶贫足迹生动讲述了十个村庄的脱贫攻坚故事。这部书灵感源自2013年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倾注1278天编写完成。其间,先后拟出了三个策划方案;作者下村采访共计300多天,收集108.6万字资料,采访录音5000余分钟,图片800多幅,撰写初稿196.8万字。编辑写下了十几篇3万多字审稿意见,进行了8轮次编校。我们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一份记录扶贫的答卷。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开展的脱贫攻坚战;希望有更多人能看到,在山高路远的贫困地区,发生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脱贫攻坚故事。
耗十四年时光 编一套抗战丛书
宋荣欣 社科文献历史学分社编辑
《中国抗日战争史》(全八卷)是一套大型抗日战争通史性著作。这套书的编写、出版就和它的书名一样,经历了一系列的艰难困苦,甚至“牺牲”。从2005年开始酝酿想法,到2006年课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立项,再到2019年11月出版,差不多用了14年时间,和中国人民抗战的时间等长。其间主编步平先生、第二卷负责人荣维木先生先后辞世,使这套书更增加了悲壮的色彩。本书编辑工作耗时5年,因属重大选题,先后两次送审、修改,这是我从事编辑工作以来所经手的战线最长的一套书。然而,作为编辑,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最新研究的进展和最好的研究成果出版出来,与全社会分享。这样,我们的付出就值得了。
在古典中寻觅心灵归宿
陈斐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诗词名家讲”这套书,是我协助叶嘉莹先生,抱着“发潜德之幽光,启来哲以通途”的目的所编辑的,共10卷,涵盖诗经、楚辞、汉魏南北朝诗、唐诗、宋诗、明诗、清诗、元曲、历代词萃和日本汉诗。书的作者,大都是现代诗词研究史上公认的泰斗,如《清诗三百首》注释者钱仲联先生,《日本汉诗选评》选注者程千帆先生,还有《诗经》译注者祝敏彻先生,他们的国学根底深厚,而且能够将创作和研究相结合。由他们操刀选诗、注诗、赏诗,每一册都能展现一个时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合起来并观,则呈现了中华诗词源远流长的血脉及海外流布的过程。时代变了,但我们依然可以将古典诗词与自身生命体验关联,从中寻觅知音。编辑这套书的过程,就是我一次又一次与先哲的心灵相遇的过程。
在简帛上品味汉字之美
徐真真 中华书局古籍整理出版中心编辑
编辑加工《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三册书,实在是一件非常赏心悦目的事。因为这是史上首部彩色版的文字编,所有字形都是利用《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一书整理出来的最新最清晰的彩色图片裁剪出来的,与以往或者摹写或者从黑白图片中裁剪出来的字形相比,在视觉效果上有天壤之别。因此,总是让我在编辑加工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从工作模式变成了欣赏模式。当然,本书除了拥有清晰美观的彩色字形之外,还改正了旧的文字编中字头设立不当、释字错误、字形遗漏、字形不够清晰等缺陷,可为古文字研究、辞书编纂提供极为重要且准确、便利的第一手资料,也是一部释读研究出土先秦秦汉文字资料可随时查阅的工具书。
(本报记者陈雪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