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斋是中国传统文人的读书家园和精神殿堂。同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一样,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一代巨匠齐白石,亦喜好为书斋拟取别有意味的名字,并自篆印章,如“借山吟馆”“寄萍堂”“八砚楼”“甑屋”等,或寄托内心情怀,或反映处世态度,或凸显价值取向,显现出他出类拔萃的艺术才华和超凡脱俗的艺术意趣。
齐白石生于湖南湘潭杏子坞星斗塘,老屋附近名为白石铺,因而他自取别号“白石山人”,先后拟取“白石吟屋”“白石草堂”“白石铁屋”“白石画屋”等书斋画室名。1900年,齐白石36岁,经朋友介绍,为江西某盐商绘制了12幅表现衡山全景的六尺中堂《南岳全图》。盐商非常满意,支付了320两银子作为润笔费。拿到这笔巨款后,齐白石在离白石铺旧居不远的狮子口、莲花寨下面,与人合租下梅公祠和附近数十亩祭田。因祠堂周围遍植梅花,“门对余霞岭,举头赏梅花”,齐白石将这处房屋易名为“百梅书屋”,又在空地上建了一间书房,取名“借山吟馆”,并篆刻了书斋印,从此在这里绘画刻印,读书写诗。所谓“借山”者,意谓此山非我所有,借来娱目而已。齐白石在“借山吟馆”前后种植了芭蕉、荷花,赋诗遣心:“莲花山下窗前绿,犹有挑灯雨后思”、“五里新荷田上路,百梅祠到杏花村”,还不失风雅地画了一幅《借山吟馆图》。以致70岁时,因乡愁所系,他重绘了同题作品《借山吟馆图》,题诗“借山四野皆藤海,樵牧何曾认作花”,怀念旧时的乡居生活。
1903年,齐白石随夏寿田首度进京教画、卖画,积攒了2000多两银子,返回湘潭后,付给原合租人480两本金后,梅公祠的整个房屋和祭田悉归齐白石承租。1906年秋,6年典借期满,齐白石在余霞峰山脚下的茶恩寺镇茹家冲,购置了一所旧宅和20亩水田,附近绿树成荫,茂林修竹,环境宜人。他亲自设计图样,将旧屋修葺一新,取名“寄萍堂”,后又衍生出“老萍”“萍翁”“寄萍堂主人”等自称和闲章,意谓身如浮萍、寄旅他处。1909年旧历九月,齐白石将原先租借梅公祠时取名的“借山吟馆”,命名为茹家冲寄萍堂中的书斋,自称“借山翁”“借山吟馆主者”,表现了自己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心绪,以及对斋名“借山吟馆”的钟爱。齐白石定居北京时,仍喜用“借山吟馆主者”“借山翁”等名号落款、钤印。1911年,晚清著名经学家、湘潭名士王闿运为齐白石精心题写了匾额“寄萍堂”,笔墨凝重,朴茂多姿。齐白石后来一直沿用这一斋号,自号“寄萍老人”,自刻“寄萍吟屋”印,在许多书画上题跋“作于寄萍堂”,寄寓了他无尽的乡土情思。
1917年,53岁的齐白石寓居北京,先后把自己的书斋画室拟名为“甑屋”“悔乌堂”。其中,“甑屋”是他虚岁61岁时布置的一间书房,蕴含着自己坎坷的人生遭际。“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这里意指鬻字卖画所得,可换柴米养家糊口。齐白石早年爱好书画,但清寒家境无力供他拜师学艺,祖母因此叹其生错了时候、生错了人家。齐白石后来靠当雕花木匠谋生,20多岁时在老师胡沁园的劝说引导下,在杏子坞、韶塘一带为人画像,维系家人温饱,祖母因此高兴地说,我儿的画竟能在锅里煮粥吃。移居京华后,齐白石卖画为生,回忆往事,感慨良多,于是为画室取名为“甑屋”,并在自己篆刻的书斋章上附刻边款:“余童子时喜写字,祖母尝太息曰:汝好学,惜生来时走错了人家。俗云:三日风,四日雨,那(哪)见文章锅里煮?明朝无米,吾儿奈何!及廿余岁时,尝得作画钱买柴米,祖母笑曰:那(哪)知今日锅里煮吾儿之画也!忽忽余年六十一矣,作客京华,卖画自给,常悬画于屋四壁,因名其屋曰‘甑屋’,依然煮画以活余年,痛祖母不能呼吾儿同餐矣!癸亥正月,白石。”个中酸甜苦辣,饱含了白石老人辛苦笔耕唯求一饱的人生感受,以及思念祖母的深情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
(作者:周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