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8日 星期五

    为问梅花消息

    作者:章铜胜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8日 16版)

        每年从小寒至谷雨,共四个月,八个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每五天为一候,八个节气共二十四候。每候以一种花的风信对应,就有了二十四番花信。小寒一候的花信是梅花,梅花便成了引领百花开放的先锋,惹得人们频频吟诵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十四番花信,常不能守时,在小寒一候的那几天里,您不一定就能见到梅花开,这是憾事,也是好事。遗憾的是不能见到期盼中的梅花开,所喜的是还可以继续等着梅花的消息,心里又会生出新的期盼。等一种花开的时候,总会勾起心中对这种花的种种美好印象,也会因之而衍生出一些想象来。

        花开失时,并不是花失信于我们,我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地可分南北,气候有差异,土壤有肥瘦,一种花的花期自然不会年年一致,岁岁守时了。对于一种花的花期,想清楚了,也就释然了。等花开的心情,因了一份时时的牵挂,也就显得更加美好了。我知道花会开,我知道它会给我以惊喜。

        每到岁末天寒,我都在等着梅花的消息。记得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正赶上入冬后的第一场雪,皖北的同学要去皖南,约我同行,便欣然答应。同学是去学校参加聚会的,我到学校除了参加聚会外,更多的原因是为寻梅,虽然我们各有所求,也算是趣不同而道相合吧。

        到学校时,天色已晚,只得早些休息,另作安排。同学多年不见,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相见当然须尽欢,晚上便睡得迟了些。第二天清晨,我还是起了个早,去学校的花房看梅花。学校花房是熟悉的,那些梅桩,也似曾相识。清晨的寒意里,寒梅可相亲,真好。

        在花房里,我遇到了教我盆景的洪吉兆老师,年届古稀的洪老师精神矍铄,真是令人高兴。洪老师是歙县卖花渔村人,卖花渔村是皖南赏梅的胜地,也是徽派梅桩盆景的发源地,洪老师从小就学习制作梅桩盆景。1992年,他制作的梅桩盆景“回头一笑”,曾在南京的国际梅展中获过金奖,可惜时隔不久,那盆梅桩在严寒中冻死了。洪老师曾将“回头一笑”的枯干摆在花房入口的显眼处,旁边配上“回头一笑”花开时的图片。

        我不敢在洪老师面前提起往事,但还是忍不住要向洪老师问起这些年的梅花消息。洪老师的话语却显得有些含糊,可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那些梅桩,时而停留,时而一扫而过,在他的表情和眼神里,我似乎读懂了他心中的梅花消息:是探问枝间繁花著未的疑问,是看到点破胭脂一点红的惊喜,是看到枝上点点绿萼红梅的欣然,也是驻足于某一株梅桩前的神思黯然。

        在学校没有见到梅花开放,是有些遗憾的。对于每一个喜欢梅花的人来说,梅花消息依然是让人时时牵挂的。王维在《杂诗》中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时倚窗前,寒梅著花未?”那样情意殷殷的探问,总是深情的,我不知道远离故乡的王维希望听到怎样的梅花消息,来自故乡的客人又会怎样作答呢。

        苦等梅花消息,而不得,是会让人着急的。朱熹在他的《探梅得句》一诗中,写了他寻梅不遇,以诗相催的趣事,诗中说:“迎霜破雪是寒梅,何事今年独晚开?应为花神无意管,故烦我辈着诗催。繁英未怕随清角,疏影谁怜蘸绿杯。珍重南邻诸酒伴,又寻江路探香来。”

        古人有羯鼓催梅之说,而朱熹却以诗催梅,以羯鼓催梅也好,以诗催梅也罢,总觉得是有些心急了些,等待梅花消息,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寒梅尚未著花,我们又何必苦苦相催呢。

        梅花消息何需问,每年天寒之时,我只是愿意静静地等着梅花消息,它一定会来的。

        (作者:章铜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