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

    社会是课堂,世界是教材,学习历程就是创新之旅

    “创新娃”靠“鸡”出来还是“冒”出来

    作者:吕文清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05日 14版)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光明图片

        一名17岁的高中生,初中时在宋庆龄故居做了两年多志愿讲解,依趣发现、挖掘和积累了这座花园的很多秘密,后来用三年时间创作了20万字的历史小说《海棠落日》,引发了社会关注和反响。有的欣羡,有的质疑,有的模仿,很多人把这又看作“鸡娃”新套路。那么,学习本质规律是否支持这种成长逻辑?

    知识来自“灌输”还是“刺激”、抑或是“搬运”

    知识是怎样被孩子“记住”的?

        人类有史以来,先后提出过很多学习和认知假说,其中影响最深的有四个。一是“白纸说”,认为孩童是一张白纸,可以任由师者涂抹,可以直接灌输知识。此说改变了原先的跟随式自然成长法,促成了学校和班级的建立,套装课程知识大流行;二是“刺激说”,认为人学习知识是刺激—反馈过程,刺激越多越深,学得越好越快。这削弱了原先的直接灌输式学习法,促成了练习、复现、强记为核心的众多学习方式,过度书本识记主导了青少年成长;三是“信息加工说”,认为人的学习是大脑提取、加工、整理信息的过程,课程教授要运用各种信息加工策略。此说冲击了反复训练的观念,教师条分缕析、精讲细嚼成为上乘表现;四是1990年代形成的“建构说”,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不能发生真正的学习;学习的本质是建构的、协商的、参与的,我们平时习惯的听说读写练,多是把书本死的符号、信息搬运进大脑,不具知识的性质和标准;认知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发生,实现概念转变、推理和迁移,没有情境和问题解决,认知发生不了。我把“建构说”归为人类“第四次认知革命”。

        “建构说”基于建构主义原理,回答了知识有什么特性,人是如何学习的,认知是怎么发生的,人心智成长的必备条件是什么等原点问题,揭开了人才成长的秘籍。随之而来,学习、学校、课程、教学、评价、教师、环境、工具等教育的各个关键要素,开启重新定义之变。放开了试想一下,按此理论,我们目前的学习、学校和教育行为,有哪项是不需革命的呢?为使更多人理解建构学说理论的精义,有益于开展各种尝试,我把其直指行动变革的要素内容,简单通俗地表述为四句话: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建构的,最友好的认知发生在情境中,最有力的育人支架是实践,最高阶的学习方式是行动。也正是基于此,人类延绵300多年,以学校和班级为特征的教育体系开始解构,全球教育赛道开始改辙,各国教育布局再创新形态,学术思想发生新裂变,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了更抓地的新锚点。

        17岁高中生,创作20万字历史小说是不是“鸡娃”新套路?学习本质规律是否支持这种成长逻辑?我认为这个案例本身契合新的学习和认知逻辑,有宋庆龄故居真实情境激发,有长期社会服务滋养兴趣,有真实任务驱动让兴趣升华为志趣,在潜心做事中构建了更具拓展性的知能框架,持续社会实践炼制了终身受益的关键能力,知识建构支持她对世界开启了深度理解模式,创造性劳动将促其必备品格形成,高水平成果和高社会认同给以奖赏反馈激励,所有这些又将为其本人终身取得更高成就奠定基础。这个育才故事是否有典型意义?这个问题可以见智见仁。我认为这个案例典型,但不宜复制,简单去套路,恐难能成功。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禀赋、成长环境、世界理解,应让孩子们自己在参与社会的过程中,去找寻自己的发展通道。

        有一名初二学生,吃了妈妈做的不新鲜的鸡肉,便提出肉食新鲜度测量方法问题,再三追问调研、挖知识、找理论,多次跟大人去超市观察,发现凭经验和肉眼观测难保不失手,需研究发明一个靠谱的测试方法。在学校跟老师探讨受到启发和鼓励,他下决心尝试自己研发,社会大课堂的老师帮他联系了学校附近北京农林科学研究院的基地和实验室,在专家指导下,利用一年时间反复实验、测试,设计了工具模型,完成了研究报告。

    “目标盲区”“低效学习”“高级陷阱”

    高付出低回报的“鸡娃”也是一种“内卷”

        源头理论的创新力量无穷。“建构说”一出现,迅速引发了全球性教育变革风暴,众多新概念演化传播,各国课改风起云涌。按照新的学习科学理论,真正的学习,情境是要件,实践是支架,建构是核心,认知即行动。漫卷全球80年的教育改革风暴,育人又现新范式和新赛道。其要义可概括为六点:真实场景学习,复杂任务驱动,完整情境支撑,工作式课堂结构,跨学科实践,多元成果表达。

        我国从2001年进行大力度课程改革,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010年后我们又设立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基本维度,强调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考试评价改革,特别是2018、2019高考命题突出了情境中的问题解决,求变导向清晰。但我们努力改革20年,由于育才成效不显著,加之国际上的改革样本转场快、概念多、困难大,不少地方和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要求回归常识,回归原点,教育出现“内卷化”。特别遗憾的是,社会上应试型育才“套路”日加深耕,把目标降维为测试分数,被动拼杀知识记忆,过度投入书本学习,花重金上高级辅导班,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一条龙地做信息输入和强化训练功夫,最终孩子只获得一些零散破碎的信息,没有能力整合为完整知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分数也反难突破。我把这种“鸡娃”特点归结有三:一是跋涉在“目标盲区”,二是勤奋于“低效学习”,三是消费着“高级陷阱”。这种社会性的高付出低回报“教育熵增”,让我们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财富枷锁、身体枷锁、精神枷锁具齐,社会渴求的高素质人才难以生长、养成和涌现,有些学校、家庭、课堂陷于怠惰与沉寂。我们的孩子们,不但苦累,且往往童年过早消失,有氧的窗外学习被剥夺,实难再燃信心和热情。这是我们新阶段育才面临的最大风险,也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最大挑战。因为问题叠加太多,如果不吃透用好新的学习理论,方向极易出现偏差,新理论不但不赋能,可能反遭雪上加霜,它将彻底粉碎传统育才观念,解构已有知识传输体系,再陷育才之困。

        好在国家改革方向正确且坚定,业界内也是求索未止。再看上面这个实证案例,是我们长达10年的学习环境和社会大课堂建设实验的例子。这是一个科技创新案例,虽仍会有很多人存疑,但其发展路径是符合学习本质和逻辑的。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想进一步强调,学习的密码和发展的通道有迹可循。

        如果创新人才有模板,那么来自一线城市的诗词才女武亦姝和来自湖南乡村热爱冷门绝学的钟芳蓉就是硬币的两面。教育环境不同的他们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而无论是A面的武亦姝还是B面的钟芳蓉,他们的成长都不仅仅是学校的功劳,而是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综合作用的成果。社会大课堂,在创新人才萌出时,该向何处着力?

    以学生为圆心,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

    别让现代化教室走出书呆子

        为了应对新一轮学习与认知革命,全球各地做了大量探索,涌现出不少成效显著的典型范例。也出现了一些个性化极强的先锋实验,如去学校化、新私塾、各种学院、修炼馆等新型学习场所蓬勃发展;世界做教材、自然做课堂、专家做导师、旅行式研修、发现式探源等,被宠信为高级成长模型;各种定制课程高端炫目,成为个人和家庭提升的脚本。从人类最大本能看,求精神丰富、心灵安放和知识拓展是终极所求,一旦发现新的学习杠杆,趋之若鹜自是当然。这里结合我们在海淀做的学习环境和社会大课堂建设实验,从一个国家或区域的视角,提出应对新一轮学习与认知革命的几点行动建议。

        首先是目标升维,着力“四个上移”。教育的使命上移,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探寻对复杂事物的理解,从体验世界进化为认知世界;教学的重心上移,核心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认知技能和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富有成效地思考有关学术、社会、生涯等问题;认知的重心上移,从主要记忆和复述信息,转向能够发现和使用信息,把所学知识迁移到新问题新情境;评价的重心上移,能力考察由基础的读写算,进阶为思考、加工、创造,以及清晰、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应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其次是重构学习系统,着力“三个协同”。首先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时空的教育协同,以学生问题、项目、课题、任务为中心,课堂解决知识支架和学术能力建构,家庭解决技能习得和生活能力建构,社会解决真实情境和问题解决能力建构。以学生感兴趣的真实任务为圆心,学校、家庭和社会分工合作,发挥各自优长,既时空链接,又防止“熵增”,帮助学生实现三度建构。其次学习内容、方法、工具协同,学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选什么工具,针对性强,长此以往,学生熟练技能,产生自信,会大大提高学习成效和获得感。三是空间、资源、情境协同。我们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学习杠杆原理”,即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特别是要取得高成就,要善用实践经验做杠杆,用大自然做支架,用真实世界做教材,用生命故事做脚本。复杂的任务要放在真实情境中,空间物理、心理元素相匹配,资源供给到位。简单的知识放在真实任务情境中,经历问题解决全过程,沟通、协作、交往要素补强,孩子们会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想出很多有创意的点子,既能积累实践经验,又可完成深度建构。

        育才乃国之重器所在,需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现在仍然坚守着100年前的学习模型,当此新的认知革命再袭,风险如临死生之境。恐怕我们没有别的捷径,只有让社区、学校、社会场馆都变为学习中心和资源中心,让整个社会成为多元课堂,让世界成为教材,让学习历程成为创新之旅,全线赋能每一个孩子,还孩子们生长的自由空间,才能调动每个生命向上发展的本能,人才方可辈出。否则,现在模样的教室,走出来的还多是书呆子。

        (作者:吕文清,系教育文化学者,中关村学院原学术委员会负责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