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日,本报头版头条刊发了关于《浙江富阳的“新劳动教育”为何这么热》的报道,立即引发热议。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教育厅领导和国内教育界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等,纷纷点赞杭州市富阳区的新劳动教育实践。
大家认为,浙江富阳的新劳动教育实践,回答了劳动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课外校外如何实践、支撑保障能力如何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其经验对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总结推广富阳经验很有意义
阅读了本报报道后,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作出批示:“感谢光明日报对富阳新劳动教育的总结并头版头条报道。作为新劳动教育的首创之地,富阳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将劳动教育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走出了一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新劳动教育之路。路子对了,就要走得更远。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及时总结提炼富阳为代表的新劳动教育创新实践并在全省推广,让更多学生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以劳动教育树时代新人。”
浙江省副省长成岳冲看了本报的报道立即作出批示:“富阳的劳动教育模式来自于多年的持续实践,又可启迪更多新的实践,值得珍视、总结与推广。”
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在发给本报的致谢信中说:“富阳是新劳动教育理念原创地,是浙江省全面实施劳动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生动实践和缩影。我们将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探索形成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模式和体制机制。”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富阳的成功经验具有创新和广泛应用的价值,可以在全国中小学校中复制推广。”曾实地考察过富春七小的上海市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思政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德毅看到本报报道后特别高兴,称赞富阳在新劳动教育创新理念、系统规划、课程设计等方面探索出了卓有成效的经验,很有典型示范意义。他说,新时代的劳动育人,不仅要有实实在在的劳动体验,更需要有符合时代特点的劳动育人的新理念、新方法,从而实现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无缝链接,真正达到高效的教育效能。
2020年芒种时节,杭州学军中学与富阳区渔山乡结对,共建新劳动教育基地,在孩子们心中建起乡村和城市文明的通道。杭州学军中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陈萍说,“新劳动教育”体现了富阳教育人的智慧与担当,为新时期学校如何创新做实新劳动教育、协同推进“五育”并举提供了“富阳模式”,实证了新劳动教育在全人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
倡导“生活即教育”理念尤为重要
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的“短板”,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素养亟待加强。劳动教育的根在天地间、在自然中,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俯下身去,让学生们亲密接触大自然,提升劳动能力、培育劳动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刘向兵说,富阳的新劳动教育很好地体现了“以劳促全”的教育理念,从课堂育人到开放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在育人模式的成功转型中探索形成了中小学和幼儿园“五育融合”的崭新教育样态。同时,也很好地体现了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劳动教育中应该发挥的组织领导作用。区委、区政府通过配套专项支持资金、认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依托当地工农业资源探索多样化劳动实践模式等,成功打通了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围墙,实现了劳动教育全域推进、全面开花,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组合拳”。
首届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任学宝认为,富阳坚持10年开展新劳动教育,认清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仅在学校内创新了资源开发、课程创新、队伍建设、评价完善等,探索出学校劳动教育落细落实的新模式,还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统筹社会资源,建设基地、引进师资、丰富实践,逐步形成家校社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新格局。新劳动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更是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扩展了劳动教育的平台,提升了劳动育人的实效。教育本身是社会性的,富阳“新劳动教育”回归社会、回归生活,走出了新时代教育的新路子。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研究员郝志军称从富阳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最大的感悟是,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当着力破解和实践“新”“劳”“育”三个关键字。“新”不仅仅在于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更在于劳动教育是否能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在于启发、唤醒和适应学生的兴趣、需求,在于使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就是通过劳动教育,把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劳”就是要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农场、到大自然、到社会中,让学生运用所学,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就是让劳动实践伴随学生成长、成才。“育”就是在劳动中,通过劳动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实在的教育:收获成果、收获喜悦、收获情感,体验劳动价值,养成劳动精神品质。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上海市特级校长、正高级教师丁利民认为,富阳推行的新劳动教育有三大借鉴意义:首先,与中华传统文化紧密连接。春耕夏种,用节气的思维去对待成长,以四季的规律对待生活。寓教于乐,明农事之重要,传文化之血脉。其次,与地域环境特点紧密结合,让劳动教育不仅限于德育,更体现了综合实践。再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顶层设计、系统推进,形成区域效益,惠及更多学生。劳动课程设计中,尤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把个人成长与人民需要、民族振兴、时代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孩子们志存高远、向阳成长,在劳动中真正把“小我”融入“大我”。
加强劳动教育需要形成合力
劳动课如何开得好、受欢迎、有效果,是许多中小学在转型期间面临的共同挑战。劳动教育内容丰富、场域众多、方式多元,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紧密结合、多渠道实施。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卢晓东说,富阳区的新劳动教育努力推动孩子们到更广阔的空间去锻炼实践。突破学校狭窄场域的“更广阔的空间”需要社会、政府的支持,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创造。富阳区已推出的25个“实践体验点”以及未来的拓展计划,呈现出当地政府和社会在新劳动教育中的责任、担当和视野。期待在全国更多的地方,劳动教育实践空间的拓展得到社会、政府的积极支持。
宁波华茂教育集团董事长徐万茂认为,“富阳模式”让曾经囿于一方书桌的孩子,拥抱广阔的大自然,将双脚踩进松软的土壤里,用“脚底板”走出了一条扎扎实实的新劳动教育之路。多元互动、多措并举,富阳经验应该从“树木”蔓延为“森林”,成为当下学校劳动教育改革的解题之路。
“华茂集团打造了国内首个以‘艺术教育’为主题的博物馆——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多元、无围墙的社会美育大课堂。20年的探索、实践,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人才,最高的境界是培养出真正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徐万茂说,“进入新时代,教育应该让美徳真正连在一起。有美才有德,有德才有美。富阳这样的教育,是让学生、全社会倡导劳动、懂得劳动,真正热爱劳动。这样的教育,当下,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民族太重要、太必要了!”
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唐彩斌专门组织全校老师去富阳现场学习过。他说,富阳的新劳动教育源于劳动,又不止于劳动,而是将“五育”融合起来。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中,也是素养本位下跨学科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方式。作为城市学校,一方面要学习新劳动教育的富阳经验,让孩子们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要因地制宜、因校而异地开展符合城市学生特点的相应的劳动教育,切实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实验小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庄惠芬说,在富阳这片土地上,从“富春七小”榜样效应到区域层面的主动作为,从章振乐校长的个人感召到区域家校社的合体联动,打开了全覆盖、立体化、融通式的“劳动教育的绚丽图景”。富阳的新劳动教育,耕耘着让儿童爱劳动、会劳动、乐劳动的土壤,为孩子们种下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播下了用劳动创造未来、用劳动为国担当的种子,长出了热腾腾的劳动教育之果,令人欣喜,给学校、地区以借鉴。
(本报记者 陆健 严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