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31日 星期四

    “双节”来临,应该做好哪些健康防护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雄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31日 12版)

        元旦、春节“双节”将至,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也面临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巨大压力。近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持续下降,也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示:当前仍处于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时期,在享受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时,要继续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还要预防人感染禽流感、感染诺如病毒、食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等突发卫生事件。

    严防严控新冠肺炎疫情

        12月30日下午,辽宁省沈阳市启动应急响应,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同日,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也表示,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呈现多点散发零星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形态,虽总体可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病毒传播风险依然存在。而全球疫情则呈现持续上升态势,12月中旬以来平均每日新增病例超过64万,疫情防控形势较为严峻。

        入冬以来,我国境内发生由输入传染源导致本土聚集性疫情频次增多的情况,由于发现和控制及时,疫情规模均较小。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疫情总体仍将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虽然多个国家相继批准紧急使用新冠疫苗,但受生产、配送、接种、资金以及富裕国家优先订购多数疫苗等因素限制,短期内通过接种疫苗形成免疫屏障并改变疫情发展态势的可能性较小。因此2021年春节期间,境外疫情仍呈现高强度流行态势的可能性大;我国境内面临的疫情输入风险依然较大,人口流动将增加疫情扩散的风险。

        中国疾控中心提示,我国新冠肺炎防控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人能尽量避免感染的风险,就是在为疫情防控作贡献。

    预防禽流感:不接触、不买卖、不饲养健康不明的禽类

        入冬以来,我国在禽类中发现了禽流感疫情。12月21日,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一人被确诊感染H5H6禽流感,少数地区也报告了几例人感染禽流感的散发病例,提示公众应高度重视禽流感疫情。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指出,针对禽流感,要尽量避免接触活禽或活禽市场,若必须接触,应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手套,并尽快用肥皂及水洗手;不要购买活禽,鼓励购买集中宰杀处理好的冷鲜或冰鲜禽;不要从活禽市场或流动摊贩处购买活禽家养,更不要与原有家禽混养;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禽类接触史或是否去过活禽市场。

    保持手部卫生 防控诺如病毒病

        诺如病毒病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或学校。旅行团、游轮、度假中心也常有诺如病毒病暴发疫情发生。入冬以来,有多地学校和托幼机构报告了诺如病毒病的暴发。

        专家介绍,以下途径会极大增加人们感染诺如病毒的风险: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触摸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将手指放入口中、接触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多数患者症状持续2至3天后恢复。极少数病例可发生重症甚至死亡。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为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专家表示,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病毒传染性较强,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

    注意饮食卫生 谨防食物中毒

        节日期间聚餐和在外就餐机会增加,在食品卫生状况不佳的情形下,食物中毒发生可能性会有所增加。2020年10月,黑龙江省鸡东县因食用“酸汤子”导致9名中毒者全部身亡的悲剧犹在眼前。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内地食物中毒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主要发生在饮食服务单位和集体食堂,表现为集体进食同一种或多种受污染或变质食物后,多人集中发病。专家表示,预防食物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未烧熟煮透的食物、未经消毒的奶、未削皮的水果、生的蔬菜,不喝生水。选择新鲜、安全的食品原料,加工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外出就餐时,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冬季取暖要严防一氧化碳中毒

        近日我国中东部地区普降雨雪,各地居民也通过空调、暖气、煤炉等不同方式取暖过冬。在此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一氧化碳。在我国,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发的季节与我国北方燃煤取暖季节一致。

        专家表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症状主要与机体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有关。轻度及中度中毒后迅速脱离中毒环境并及时抢救,一般无后遗症状。重度中毒患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可有严重后遗症。

        专家提示,在寒冷季节如有条件尽量选择集中供暖。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或小型油、汽发电机时,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一旦发生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应立即开窗通风,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新鲜且通风良好处。同时,应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尽早进行高压氧舱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及心跳停止的危重患者,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本报北京12月30日电 本报记者 张亚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