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为全国9100万名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广大科技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新发展理念,用务实行动推动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再上新台阶。他们中间,有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无惧危险、逆行出征,护佑人民生命安全;有的投身脱贫攻坚火热实践,常年奋战在一线,坚守科技惠民承诺;有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勇于突破“卡脖子”技术,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领跑者;有的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力人民美好生活;有的致力于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努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迫切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面向”,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推进国家现代化创新争先,汇聚力量。
勇攀高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勇做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路先锋,敢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先遣部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胸怀人民,始终坚定“科技为民”的价值追求。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大台阶;然而,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需要看到,创新活动并不是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就大功告成了,而是要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以更多科技产品和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自立自强,以科学家精神为指引,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丰碑。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只有坚定立足于自力更生这一奋斗基点,锚定自主创新这一必由之路,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人工智能、量子信息、脑科学、深地深海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正在加快布局,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用责任、毅力与担当,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龚培河,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詹媛、王胜昔、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战钊、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