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言】
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拥有众多国际重要湿地以及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保护好这些湿地资源对维护东北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我国最早开展省级湿地立法和认证的区域,同时也是开展退耕还湿和退化湿地恢复的主要区域,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因垦殖、放牧和水利工程修建而导致的流域湿地资源破坏、面积减少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对以往因人为干扰而导致结构退化、功能下降的湿地开展恢复,绝非一日之功,更不是简单撂荒就能复原。什么样的湿地算是退化了?退化湿地如何恢复?恢复到什么程度算是成功?恢复后的湿地如何保持?怎样实现恢复湿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显然,要解决上述问题,有序高效推进湿地恢复,避免“恢复”式新破坏,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一般来说,对于退化湿地,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是首选,但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的退化湿地,仅靠自然恢复,会因生长季短、气温低等自然因素而历时长、自然演替慢。同时,在破坏严重而丧失湿地基本特征,缺少水源、湿地种质资源等自然条件的地段,仅靠自然力量难以实现自然恢复,此时,人工辅助恢复变为必要手段。因此,开展湿地恢复,首先需要解决哪些湿地可以自然恢复,哪些需要人工辅助,甚至开展人工重建。这就必须明确驱动湿地退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恢复湿地的核心障碍有哪些,并判定采用哪种恢复策略合适。研究表明,垦殖侵占、道路阻隔、沟渠排水、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是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湿地退化的主导因素,其中,人为干扰通过改变、阻断河湖沼间的水文和生物连通驱动了湿地退化。通过研究和实践积累,现已成功探索出利用土壤种子库和生物完整性特征判定湿地退化程度和恢复策略的方法。轻度退化湿地具有自然恢复潜力,可采用自然恢复模式;重度退化湿地则采用人工干预恢复模式。
以往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的人工辅助湿地恢复,多依赖筑坝蓄水、大水漫灌、人工栽植单一植物等粗放措施,针对单一的水、植物或土壤进行恢复,缺少自然系统的综合属性;或者园林化严重,缺少自然属性;甚至挖湖塑景,造成新的破坏。成功的湿地恢复,应采用“水—土—生物”多要素一体化、“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多尺度综合性恢复技术体系。既然湿地恢复的目标是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那么湿地恢复的技术选择也要由功能目标来决定。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得探明恢复区自然湿地的“水文—土壤—生物”耦合关系,维持湿地自然的水文情势和环境梯度,如此,恢复后的湿地生境才具有多样性,避免单一化。开展生态补水或水位调控也是常见的关键恢复措施,为此,需要开展基于生命周期的水土精准调控,满足不同季节生物群落的恢复需要,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位调控为例,春季主要满足芦苇出芽需求,夏秋季主要满足丹顶鹤栖息繁殖的需求,冬季主要满足丹顶鹤的食源鱼类越冬需求。
对黑龙江流域(中国部分)集中连片、破碎化严重、功能退化的自然湿地进行恢复和综合整治,需要优先恢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的国家和地方重要湿地。根据人为干扰现状,通过地形地貌恢复、自然湿地岸线维护、河湖水系连通、植被恢复、野生动物栖息地恢复等手段,逐步修复湿地生态功能,增强湿地碳汇功能,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例如,以微地形地貌修饰为核心的“深水区—浅滩—生境岛”复合生境近自然构建技术,就在三江平原得到了较好应用;生态廊道技术在松嫩平原洮儿河、乌裕尔河流域和三江平原浓江河、挠力河流域湿地区进行研发应用,大大提高了湿地间的水文联系和基因交流;湿地生态网络技术在松辽平原的白鹤等珍稀水禽迁徙停歇地和三江平原的东方白鹳繁殖地得到了应用示范。
湿地保护和修复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保持恢复湿地的持续稳定,需要良好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作为支撑,以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多赢。在这方面,松嫩平原成功探索出“苇—稻—蟹/鱼”、芡实种植等生态产业模式,三江平原开展了退耕还湿地“蜜源植物—黑蜂”、芡实和有机水稻种植等生态产业模式。只有建立良好的湿地生态产业模式,引导公众发现湿地更多的功能和价值,才能激励更多人自觉参与到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中。
(作者:武海涛,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