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学院位于“一步跨千年”的全国最大彝族聚居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地处国家深度贫困地区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凉山州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学校扎根民族贫困地区办学,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主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以学科专业建设夯实人才培养,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地区脱贫奔小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文化支撑,为凉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是民国时期首个国立综合性多学科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已扎根凉山办学八十一年。几经变迁,2003年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专、西昌师专、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置17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学校秉承应用型办学的优良传统,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成效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20年,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
着力“四得”人才培养,支撑凉山经济社会发展。凉山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全州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不足1%,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三年全州引进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流失比例高达52.5%。西昌学院致力于培养民族地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建校以来,为地方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20万,2015-2020届毕业生基层就业率达70%以上,少数民族毕业生近75%返乡就业,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等基层专项就业4000余人,学校连续5年获四川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50%的凉山州县处级干部、80%的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85%的高层次农牧人才、水电和建筑领域技术骨干及高层管理人员均毕业于西昌学院。他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于四川彝区脱贫奔小康和经济社会建设事业,用热血和忠诚书写责任担当,为凉山民族团结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了突出贡献。其中涌现出了扎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首届马云乡村优秀教师、“四川省抗震救灾优秀教师”孙国双;“四川省优秀乡村教师”“全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娄格罗叶;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郭祥兴,缉毒英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李敬忠等优秀代表。
开展特色科学研究,助力凉山特色产业发展。凉山自然资源禀赋独特,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绿色农业、稀有矿产等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产业极具发展潜力。但凉山发展起步晚、欠账多,科技水平和成果转化率低。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以科技助推产业富民,学校建有“攀西特色作物研究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其他各级科研平台34个,国家基金项目立项22项,重点开展以凉山自然资源、农业资源为主的科学研究,选育作物新品种23个,获国家专利293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81项,研究成果获省、州科技进步奖66项,为凉山特色粮食作物(马铃薯、洋葱、荞麦等)、果蔬产品(石榴、葡萄、脐橙、苹果等)、养殖产品(黑山羊、乌金猪、凉山半细毛羊、岩鹰鸡等)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其中,苦荞麦加工专家肖诗明教授,创建“航飞苦荞”品牌,引领凉山苦荞行业跨越发展;“洋葱大王”李成佐教授,洋葱育种技术全国领先,对西昌洋葱育种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魔芋专家陈开陆副教授,潜心研究魔芋病虫害防治,魔芋产量大幅提高,深受农民爱戴。2018年,马铃薯原种超高产扩繁试验破西南地区亩产纪录。学校多次被授予“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进单位”。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全面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地处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生源占比接近20%,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教育、铸牢各族师生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坚持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学校构建了基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科学研究的“五位一体”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德育教学体系,确保民族团结教育进教室、进教材、进头脑,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增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编译《民族团结教育知识100问》《民族团结教育读本》等教辅资料,开展“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历史担当与使命;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研究,着力打造四川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团结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7项,国家民委中国彝学研究项目11项,有力提升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理论研究水平;以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指导支持彝族文化协会、诺苏文化协会和彝族爱心社三个学生民族文化社团工作,不定期举办民族团结教育讲座,组织达体舞比赛、篮球赛、民族节日庆祝等文体活动,通过板报、匾牌、LED屏及学生刊物、广播站、校园新闻等载体,开展爱国爱校、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宣传教育活动,不断营造各民族一家亲和谐校园氛围。学校先后获“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致力特色志愿服务,助力凉山彝区脱贫奔小康。凉山脱贫攻坚形势复杂、任务艰巨繁重,主要表现在深度贫困与恶劣自然条件、薄弱基础设施、落后思想观念、突出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其中毒品、艾滋病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积极开展特色志愿者服务,为凉山的教育、科技、文化和健康扶贫作出了重要贡献。率先成立精准扶贫办公室,每年选派十多位教师挂职驻村帮扶,在深度贫困县建立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助农增收致富;开展“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志愿者支教等助推教育扶贫,“一村一幼”志愿支教项目于2017年被教育部“高校定点扶贫典型案例集”收录;开展文化艺术服务和彝区乡村美化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构建“三层次六结合”禁毒防艾教育模式,每年组织2000余名志愿者深入凉山17个县市开展宣传教育,助力彝区“禁毒防艾”攻坚战。学校 “红丝带”志愿者肩负着防艾宣传志愿服务的使命,带着对凉山彝区群众的情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为凉山彝区群众健康扶贫作贡献,助力凉山脱贫攻坚。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高校”,连续五年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 2019年被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授予“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20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脱贫攻坚‘五个一’帮扶先进集体”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办学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紧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学校改革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办好民族地区满意的高等教育,朝着“省部委”共建提出的将西昌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而不懈努力。(彭正松)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