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
今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中国作协组织一支作家小分队前往武汉一线采访。
在武汉,我们四个人如同并肩作战的战友。团队和集体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彼此,这,大概也是个人能够勇敢面对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为什么会勇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白衣为甲,奋勇出征,践行医者仁心和不惧生死、一心赴救的誓言。这群平时拿手术刀拿注射针把脉问诊按摩护理的医护人员,瞬间变成战士,英勇上阵,主动担责。他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他们用身躯和技术共同打造了一道铜墙铁壁,将病毒阻断在医院病房之内,强有力地捍卫了14亿中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勇敢呢?尤其是其中占半数以上的医护人员都是女性,这些常常被认为是温柔脆弱甚至胆小的女孩,她们为什么能在灾难降临之际英勇出征呢?这是我一直在苦思冥想试图求解的问题。是因为她们生而勇敢吗?是因为在大难面前被激发出的勇气与担当吗?是集体主义的力量让她们抱团取暖相互激励与鼓劲吗?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完全是。
田芳芳,这个来自湖南的湘妹子,她出生在医护世家,有着助人济世的家风传承,父亲曾参加过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她在战疫伊始就义无反顾英勇上阵,她的勇敢来自血缘、家风的传承,来自湖南人的泼辣善良和敢为天下先的禀性。
佘沙,这位汶川大地震的幸存女孩,她说自己还没有结婚也没有男友,无牵无挂,再三申请奔赴武汉参与抗疫。在她看来,这是一种道义,是人性人情人道的自然表现,知恩回报是人之常情。
张静静,这个5岁孩子的母亲,在奔赴湖北抗疫的战场时,她不可能没有顾虑和担心,但是,职业的尊严、荣誉激励着她,同事们的斗志鼓舞了她,从死神手中抢回病人的成就感振奋了她。她深知,自己就是病患的希望,她将自己的力量和信念传递给患者。
人的勇敢,有可能来自天赋、禀性,来自信念、信仰,也有可能来自爱、真情、尊严与道义,更有可能来自职责、使命与担当。在灾祸与苦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勇敢。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过后,我独自到映秀镇去采访,因为所有的公交线路都已停运,我只好在都江堰租了一辆出租车。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出租车费涨价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四川的司机似乎没有这个想法。在马路边停着多辆出租车,我问迎面遇到的第一个司机:去映秀镇往返,还要在那里逗留一两个小时,需要多少钱?师傅回答:260元——这让我大为意外,因为此处前往映秀镇估计有80公里,这个报价应该就是平常时期的往返车费。时间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在出发之前,司机专门给他的妻子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自己要送客人去映秀镇,可能很晚才能回家,让她不必担忧。
然后,他就开着车载着我,一路颠簸在那些像被地震抽断了脊梁骨的桥梁和道路上,沿着岷江边山脚下蜿蜒曲折的道路蹒跚前行。道路破烂不堪,许多地方都是被救援车辆碾压出来的沙石路。
缓缓行驶了大约一小时,经过一处严重的塌方路段,塌方体估计有近百米厚。司机告诉我,这里是山体滑坡倾泻而下的沙石,下面埋压着几十具尸体。他是在我们驶过了这段路之后才告诉我这个信息的。灾难无情,生命竟如蝼蚁!塌方山体至少有几十万立方,重新挖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那几十条生命,或许将永眠于此!
大约两个小时之后,我们到达了映秀镇。天逐渐地黑了下来。映秀镇几乎变成一片废墟,一座空城,我们在那里逗留了一个多小时,然后驱车返回。
在回来的路上,天几乎黑尽了。一路上都没有路灯,没有光亮,天上没有星星也没有月亮,只有我们的汽车打出的一道前光。宇宙浩瀚,仿佛只有我们这一辆小汽车行驶在茫茫的黑暗中,行驶在空无一人、毁坏殆尽的岷江边的公路上。那一刻,我感觉,我们似乎成了地球的孤儿,司机和我变成了同舟共济、相依为命的两个人。
司机沉默着,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驶,就要经过那段塌方路段时,突然,我们同时听见了“轰隆隆”的一声巨响!
司机显然被吓坏了,他连声说:“糟了!糟了!很可能是前面的山体滑坡了!”
我倒是心底坦然,自信天无绝人之路,车到山前自有路。一路上,我不停地同司机聊天,让他放松下来专心致志地开好车。
这时,天开始下雨,越下越大。破败的道路泥泞湿滑,视野更加模糊。我依旧不停地和司机说着话,安抚他一定不要害怕,相信自己,相信善良的力量……
司机一直都沉闷着,一言不发,仿佛心事重重。过了不知多久,司机的手机突然响了,电话是他妻子打来的。她告诉他,都江堰城里下起了大暴雨,刚才打了一声巨大的响雷,可把人吓坏了!
听到这个消息,司机马上告诉了我,他又变得有说有笑起来。他那颗悬着的心显然已经放下,因为他已经确认刚才的巨响是雷声而不是山体滑坡。
我们的车在暴雨如注中驶回了都江堰,回到城里时大雨倾盆。司机热心地帮我联系好了家庭旅馆。当我们到达时,就见旅馆的女老板打着雨伞出来迎接。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人间浓浓的善意和温暖。
后来,我又独自搭车前往平武县南坝镇石坎小学采访,途中要路过当时的第二大堰塞湖文家坝。在石坎采访时又遭遇了暴雨,我特别担心山体滑坡会被困在山村里,好在当地的村民非常热心,他们帮我截住了一辆运猪外出的卡车,我搭车离开了石坎村。
在经过文家坝时,果然遇上了山体滑坡,悬崖边的道路上几乎堆满积石,只在临近堰塞湖的这一面剩下了窄窄的一条道,司机远远地下了车,小心翼翼地仰望山体,细心观察判断,确认山上突出的石头暂时还掉不下来后,这才如履如临地启动汽车,缓如蜗牛般地驶过滑坡路段。当车到达了大马路上,我下了车,在路边等待从平武返回成都的公交车,我执意要付给司机100元车费,但是他无论如何都不肯收下。最后我坚持留了个他的地址,回京后给他的孩子寄去了一包书。
那段艰险万分至今回想起来仍令人心有余悸的旅程让我终生难忘。但是在当时,在震后强余震频仍的灾区,我始终坚信,善良、善念和善意一定会让人勇敢,让人相信一切都会好好的。我就是凭借着这份信念一路走了过来,完成了一次艰难的采访。
因此,勇敢可以来自善念,来自对善的坚信。
今年,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中国作协准备组织一支作家小分队前往武汉一线采访。我给多位作家去电,征求意愿。最终,两位湖南青年作家纪红建和曾散、河北作家李春雷奔赴武汉。在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后,李春雷都曾冲锋陷阵勇往直前。特别是在玉树,他遭遇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却依然坚持采访,写出多篇精美报告文学。此次赴汉,他义不容辞勇挑重担,采写了多篇广受好评的精短报告文学。而纪红建以前当过兵,军人的荣誉感是激励他勇往直前的重要精神底色。曾散则是一位年轻的富于血性的青年,这几年他辞掉工作,一直行走在采访写作的路途上。他似乎根本不去顾虑采访过程可能潜在的风险。他的无畏,或许正是来自青年人的自信。
在武汉,我们四个人如同并肩作战的战友。一个多月后,在武汉“解封”前夕,我们各自都平安地回到了居住的城市。其间经历的种种潜在风险,已如同过眼云烟。团队和集体的力量激励着我们彼此,这,大概也是个人能够勇敢面对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勇敢,是人的一种优秀品质。面对强权威逼,直面灾祸困难,遭遇艰难险阻,都敢于挺身而出,迎头而上,绝不退缩。勇敢来自自信,来自对个人精神力量和强大内心的信心。勇敢也可以由正义、道德和尊严所激发。它还可由血缘、家风、身份、职责与使命所赋予。
生活未必永远都是欢歌笑语,世界也并非总是阳光密布鲜花浪漫。勇敢,就是要赋予我们每个人正面各种各样的现实和即将到来的未来的勇气、胆魄和信心,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和力量。
(作者:李朝全,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