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5日 星期二

    更新知识体系 创新培养模式

    财经高校当升级改造走出新路

    作者:董兆伟 董葆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15日 13版)

        当前,伴随着外部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财经高校必须加速实施升级改造,通过知识体系更新、培养模式创新走出发展新路。

    新的环境

        财经学科属文科范畴,但具有与其他文科明显不同的两大特征:第一,财经学科与治国理政、发展经济、企业管理密切相关,具有更强的实用性;第二,财经学科在研究和实务领域使用工科的研究工具及方法较多,具有更多的工科特征,属于文科与工科的融合。这也就意味着,受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财经高校的外部环境变化更为复杂。

        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变对财经高校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可概括为三新。

        信息技术革命新突破。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技术创新方面,也体现在社会发展模式创新方面;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地涌现,大大缩短了财经理论的更新周期。

        中国经济发展新成就。一方面,中国的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预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突破100万亿元,经济规模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另一方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增长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居于前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中国未来发展新要求。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追求高增速转向追求高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新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财经类专业在经过持续快速发展后开始呈现出增长乏力的势头,并初步显露出现有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与社会进步不相匹配的问题。

        一方面,知识体系的更新与优化不及时,最新的研究成果未能吸收进教学体系,中国经济增长的经验与规律未能得到科学梳理和系统阐释,对西方话语体系的过度信任依然存在,毕业生难以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国际竞争不断复杂化的新要求。

        另一方面,对受教育学生的变化不敏感,培养模式调整不及时。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我国大学生的特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与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人,在多变多元的社会思潮、功利色彩鲜明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具有信息化工具使用娴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标多元等明显的时代特征;对财经高校而言,由于其知识体系受思维、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较大,学生特点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培养效果,因此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 

    新的路径

        面对发展环境的新变化,针对财经学科存在的新问题,财经高校应在近日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导下,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强化扎根中国大地的理论研究。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向引领,进一步明确财经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彰显财经知识体系的中国特色。首先,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系统梳理中国发展背后的经济规律及内在逻辑,加强扎根中国大地的理论创新。其次,研究和阐释我国改革开放背后的制度优势,我国一系列经济政策背后的经济逻辑合理性,让理论自信建立在严密的学术推理上,让制度自信建立在严谨的学术逻辑上。

        强化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财经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公职人员的重要来源,因此立德树人对于财经专业的学生培养而言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要大力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等形式强化学生以产业报国的理想信念和为培育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而奋斗的家国情怀;要通过专业导论等课程让学生充分认识财经类专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勇担历史重任的担当与勇气;要依托第二素质课堂,通过专业竞赛、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在学校始终保持一种永不懈怠的学习状态,就业后勇于到基层一线、直面工作难题、敢于攻坚克难;要把学生的法律素养、品德修养与财经职业素养培育结合起来,打造品行端正、素质优良、知法守法的专业人才。

        推进学科专业的持续优化和课程改革。紧扣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紧跟第四次产业革命新趋势,积极推进财经学科与其他文科知识融会贯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一批财经学科与其他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新专业,推动财经专业结构不断优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以课程建设为重心,以高质量教材建设为抓手,优化乃至重构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在确保课程内在知识体系稳定的前提下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特别是要针对我国未来发展对财经人才的需求推出一批新课,编写一批符合国家要求、融合最新学术观点、体现最新实践进展的高质量教材。面对新一代大学生,要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坚持推进线上线下有机融合,打通学校与实务部门、国内与国外的沟通障碍,实现人才培养上的多主体协同,打造育人的全链条,将“互联网+”升级为“+互联网”,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作者:董兆伟,系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董葆茗,系该校副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