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讲述】
我与中国结缘始于1988年。那年我高考选专业时,家人劝我选工程专业,而我想学习语言。父母对我说,学习语言也行,但应该选择英语等欧洲语言。我的成绩足以选择任何一种心仪的语言,但我不想和别人一样,我想选择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语言。最终,我选择了中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次幸福的结缘。
大学三年级时,我在中国留学一年。1990年的北京,在我看来远远落后于埃及,那时埃及已经满大街都是小汽车,而中国人还以自行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一转眼3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我的学生再来中国留学时,从不会向我诉苦说有什么商品买不到,只会说这个很便宜、那个也很便宜。在我看来,中国的突飞猛进,不仅是享受了时代红利而已,最主要的发展动力乃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和国家的组织方式,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2006年9月,开罗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创办了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从那时起,我就担任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后来成为埃方院长。14年来,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已经成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我的学生也取得了数不胜数的中文学习成果。其中就有大家所熟知的诗雨,她在2019年一举夺得“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总冠军。
可以说,我是海外孔子学院的推动者和建设者之一,我亲眼见证了孔子学院10多年来的发展壮大。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之初,每年前来学习中文的学员只有30来人;而现在,每年来注册学习的学员就有3000多人,这还不包括开罗大学孔子学院下设7所大学、1所中学、1所小学以及政府机构中文教学点的学生。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海外孔子学院既启发了当地人学习中文的动力,也呼应了当地人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需要。
如何正确看待孔子学院发展现象,我个人更愿意称之为“文化展示与交流”。每种文化都有权利、也有义务展示其独特性。在开罗,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中心,比如英国文化委员会、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和法兰西学院,未来可能还会出现“世宗学院”,相信也一定会受到埃及青少年的欢迎。
国际中文教育和孔子学院一样,正面临新的挑战。我一直坚持孔子学院必须两条腿走路:一要本土化、甚至本地化;二要走商业模式,而不是公益模式。孔子学院必须要服务于大学及其所在社区的本土需求,将语言教育与当地的语言学习需求真正联系起来。
多年的语言教育经验告诉我一个朴素的道理,语言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一种文化一旦承受了历史的考验,其生命力将会更加强大。
(作者:李哈布(Dr. Rehab Mahmoud),系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开罗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