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9日 星期三

    为村子里的普通人立传

    ——读《风吹蒿莱》

    作者:樊健军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9日 14版)

        范剑鸣的非虚构文学作品《风吹蒿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最打动人的是,他在梅江边的江西省瑞金市驻村扶贫四年,将那个叫下坝的村落视为他文学上的故乡来书写。这使得作品已然超出了一个驻村干部的视觉和心理体察。作者是从乡村走出去的孩子,内心对乡土有着抹不去的热爱,从他踏上下坝的第一天开始,精神上的那根血管就同那片乡土严密无缝地对接上了。他对下坝的观察、探究、反思,其实也是对其真正的故乡“上长洲”的观察、探究和反思,两者是同时进行的,也是同时存在的。这是作者对下坝发自内心的尊重,致以崇高的礼仪。

        作者以一个驻村干部的视角,观察乡村在扶贫政策搅动下呈现的新风貌。作品通过一个个乡村人物,一项项乡土风物,剖解乡村重新迸发的生机,真实地反映了梅江人家的命运曲折和全新希望。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在物质与精神的变化中,作家挑选出富有典型性的人物事件,把各项扶贫政策和政府关怀有机地镶入叙事性文本,同时切入作家早年在梅江流域的生存记忆,从而让村庄的发展拥有历史的深度,使之成为一个有意思的村庄样本。

        《风吹蒿莱》的个性化写作风格很明显。作家沉入一线融入乡村是缓慢的、沉着的,因而也更加真切。他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兼顾读书写作,精神生活与乡村劳绩同步运行,真实地反映知识分子走进乡村的心路历程。特别是文末附录的一组诗歌,表明作家努力以文学色彩经营一个新时代的乡村切片,作家最终是想建构一种文学化的乡村。

        事实上,当作家走进新农村点采风,直观的只是广大乡村扶贫的成果。扶贫是一个国家战略,它是可溯源的,也是应该溯源的,但其实又不是那么容易溯源的。作家采风当然是一种溯源,但那是二手的,是听当事人讲述的,显然也是容易过滤的。这样一来,当事人自己的写作就显得难能可贵。这种溯源既是公共性的,又是个性化的,既是时代记录,又是人生追忆,能够保存更多新鲜、多彩的细节,使一个时代在文字里凸显更细致的纹理。

        范剑鸣是个有理想的作家,在创作这部驻村笔记时,自觉地拿梭罗的《瓦尔登湖》来做参照,从中汲取营养。梭罗轻物质,重精神,追求的是他个人内心的平静。“梭罗居于湖边,从物质生活上看是平地,但从精神生活上看是高岭。”扶贫先扶志,脱贫先立志。作者在驻村期间,“对贫困的内涵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打量和探究”,并践行到扶贫工作中,以其精神之富有来帮助贫困户明志立志。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当下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一种担当。

        作者显然不满足于这部作品仅仅作为笔记而存在,创作伊始,他预设自己将要为下坝的人物写一本新的“生命册”,为村子里的普通人立传。在这里,作者不再是“第三方”的角色,也不是“弥合者”的身份,而是责任感和使命感加身的作家。笔下的人物,不只是他工作的对象,而且上升为一个个饱满的文学形象,从人性的层面上对其考量,重塑其精神。

        《风吹蒿莱》进入的角度是独特的,没有正面的强攻,也没有罗列枯燥的数字,而是以一个个典型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来说话。每则笔记都是一篇很有分量的散文。它没有搭建恢宏的框架,但视角是广博的,既有对梅江人文历史的考证,亦有对民间传说的叙述,还囊括了物产、饮食、婚丧嫁娶等风俗习惯,铺陈了一幅绚丽的民俗风情画卷,有着显豁的区域性,并结合脱贫攻坚的时代性,展示出乡村在发展和传承之间的复杂、融合,以及前行的光芒。

        (作者:樊健军,系江西省作协副主席)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