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中,根据“省统筹、市配合、分片联系到县”的方式,广东东莞和云南昭通镇雄县相遇了,两地携手奋战脱贫攻坚事业。东莞把先进的发展理念、丰富的帮扶资源不断汇集到昭通镇雄县,两地不断地进行着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开创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增收。
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双维构建
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东西部扶贫协作要充分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性,对区位、资源、产业、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等进行综合评估,因地制宜地健全产业、教育和文化等层面的对接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提高扶贫协作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东莞和昭通两地党政领导干部积极主动对接,建立互访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磋商制度和定期交流制度,全面推进产业合作、劳务协作、社会帮扶、人才交流和职教帮扶等领域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靶向思维”精准施策,不仅构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工作新格局,而且提升了东西部协作扶贫质量。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引导技术、资本等要素融入扶贫协作进程中,做实东西部扶贫工作。东莞印发《东莞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全面加力行动方案》,创新采取“包干制”,按照“1+1”模式落实双覆盖,组织东莞市16个市直部门或单位、8家国有企业、82个村社区、135个民营企业和18个社会组织,采取“一企对一村”“一企对多村”“多企对一村”等方式,结对帮扶昭通镇雄县96个挂牌督战村,实现挂牌督战村结对全覆盖、双覆盖,全方位挖掘贫困地区发展潜力,推动产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东西协作”共建跨区域合作扶贫。
当地就业与劳务输出同步推进
就业是民生之本。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东莞不仅协助镇雄群众实现当地就业,而且把劳务输出作为精准帮扶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一方面,签订两地劳务输出扶贫协作协议,落实结对帮扶、劳务派遣的岗位和补贴。昭通镇雄县人社局设立劳务输出工作站,促进镇雄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提高劳务输出的计划性和组织度。针对昭通产业基础薄弱、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的实际情况,东莞创新扶贫发展模式,抓住就业扶贫龙头,做大劳务经济,做实劳务输出,推动帮扶更加精准,从“漫灌式”扶贫转向“滴灌式”扶贫发展。引导东莞劳动密集型企业到镇雄县设立扶贫车间,进行代工生产,吸纳1102名劳动力就地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702名),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另一方面,实施职业教育岗前培训,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对镇雄县输出的务工人员,提前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法律法规、厂纪厂规、文明素养、安全常识等,还建立了实操车间,并配有培训师团队等。共举办培训班21期,培训贫困人口2.5万人次,2.1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有计划、有保障的转移就业,其中转移9409名贫困劳动力到东莞就业,不仅增加了贫困群体的收入,也激发了脱贫内生动力。
产业扶贫与教育扶贫双效提升
扶贫是一个长久的事业,扶贫的可持续性和常态化非常重要。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扶贫应结合当地资源,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东莞市有产业、资金、技术和人才,昭通镇雄县有资源、有生态、有劳动力,产业基础薄弱。东西部扶贫协作将昭通镇雄资源与东莞市场精准对接,在服装加工、生猪养殖、蔬菜种植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合作,培育镇雄主导产业,打通产业链,做实县域经济。一方面,投入资金,大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富民产业。2016年以来,东莞市加大产业资金援助扶持力度,累计支持产业帮扶资金1.4亿元,为昭通镇雄县精心谋划实施产业项目29个,规范化大棚334亩,共建产业园区2个、生猪代养场6个,构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推动“扶贫车间”建设,发展加工业,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两地协作建成服装加工、药材加工、电子产品加工、木材加工等16个扶贫车间,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增收致富提供坚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具有益贫功能,有利于激发脱贫内生动力。东莞根据昭通教育发展情况,从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着手,创新扶贫教育方式,精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扶贫效益。一方面,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教育精准扶贫需求。东莞市36名教师到镇雄乡村学校支教,5所学校参与结对帮扶镇雄2所学校,让大山里的孩子享受到东莞优质教学资源。同时,昭通镇雄籍赴东莞市跟岗教师24人,东莞名师教育协作培训镇雄籍教师3200余人,镇雄籍校长队伍30人赴东莞市跟岗培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双向流动。另一方面,聚焦职业教育培训。东莞市积极落实中职教育资助政策,来东莞就读的昭通学生均免除住宿费和书本费。对到东莞公办中职学校就读的昭通学生,按每生每年1200元的标准给予交通等生活补助。镇雄县2645名贫困学生到东莞市就读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围绕发展需求接受相应的技能培训。同时,镇雄县职业学校学生通过“2+1”“2.5+0.5”模式到广东进行上岗培训或企业实训,激活了贫困地区劳动力造血功能,提升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作者:武文霞,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