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讲述】
2013年4月,我和同事刚结束成德南高速公路建设,就接到集团党委通知,参加雅康高速公路建设。这是我时隔十年再上青藏高原,内心倍感荣幸和自豪。
作为首条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快速攀升的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面临地质、地形、气候、生态和施工五个极其艰巨的挑战,桥梁和隧道占总里程的比例为82%。地质环境的复杂,远超想象。2016年7月,天全县紫石乡大仁烟村雅康高速公路建设红线外发生山体滑坡,滑坡约6万立方米,10秒钟便冲毁了已建成的两排桥墩。一直关心着川藏通道建设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皆连很快组织了3位院士和10多位专家现场调研,对工程整治、预警监测等提出了指导意见。他握着我的手说:“建设雅康高速公路相当于攀登公路工程行业的‘珠峰’,拜托你们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建好这条路!”
按照院士意见,我们迅速会同设计、施工单位进行边坡处治,组织全线排查,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几处边坡及时监测预警,并会同相关人员全速建设应急指挥中心,保证工程安全。2019年4月,郑皆连等10位院士考察调研雅康高速公路,充分肯定这些做法,认为雅康高速公路在重大工程、防灾减灾、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平安智慧等方面的建设、运营经验值得川藏梯度带内铁路、公路等重大工程项目参考借鉴。
由于高速公路要不断攀升,与老路318国道形成较大高度差,因此施工极其困难。比如,泸康段大杠山隧道施工便道长达9公里,有24个回头弯。面对艰难险阻,参建单位上万名建设者弘扬“两路”精神,倒排工期、正排工序、挂图作战,先后攻克大杠山隧道、冷竹关桥,于2018年年底提前9个月全线建成通车。通车当天下起了大雪,高原银装素裹,分外壮丽。
今天,看着逶迤在群山峻岭间的雅康高速公路,我们充满自豪。我们将持续加快推进康定过境段、泸定至石棉、马尔康至久治等高速公路建设,让“两路”精神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落地生根。
本版讲述人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两路”精神工作室推荐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张胜、王斯敏
通讯员冯晓霞、吴微、刘钊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