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答问】
编者按
住在异乡的小户型出租屋里,作为“一人食”餐厅和外卖的常客,通过宠物、手游、短视频排解孤独……这是许多在城市打拼的独居青年的生活缩影。这类针对当代“空巢青年”消费需求、以独居生活和个人情趣为盈利点的消费模式被称为“孤独经济”。数据显示,“孤独经济”正在撑起一个千亿元规模市场。又一个“双十一”的到来,让这种消费模式更鲜明地走进大众视野。
“孤独经济”反映了怎样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诉求?社会力量应当给予哪些支持?如何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擘画,在“十四五”时期“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让青年享受更有品质的生活、拥有更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光明智库邀请专家深入分析、提出建议,并和您一起倾听几则关于独居、独乐、独享生活的真实故事。
本期嘉宾
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 廉思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刘能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省委党校基地特约研究员 豆小红
“孤独经济”,并不只有孤独与无奈
光明智库:一人份外卖、迷你KTV、宠物直播、个人定制游……近年来,随着在外打拼的独居青年数量日益增多,“孤独经济”应运而生。在您看来,这种经济形态映射了当代青年怎样的生存状态及生活方式?
刘能:“孤独经济”已经融入独居青年的日常生活,但其间并不只有孤独与无奈。这类商业形态根源于生活方式变迁,一方面,青年独自生活后,对家庭、团体、社区的依赖性降低,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满足生活需求,这使得外卖等“孤独经济”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孤独经济”使青年品位和兴趣的自我表达更易于实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个体独立性的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也是个人定制旅游等经济形式的社会学意义所在。
豆小红:“孤独经济”的兴起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婚恋家庭社交观念急剧变化息息相关。城市中生活、工作成本的攀升,消费市场的日益细分化,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等因素都起到了催生和强化作用。“孤独经济”的繁荣,反映了当代青年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个性化,映射出他们自主自由的生存状态。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追求高品质生活方式,经常进行“宅消费”,如电商网购、餐饮外卖、在线娱乐、在线服务等。总体来看,“孤独经济”正处于成长期,已广泛渗透线上与线下空间、传统和现代领域,催生了很多新型消费,但也存在部分商家过度炒作、标新立异等问题。
廉思:青年是引领社会潮流的先锋,他们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被打上时代烙印。中国正在涌现出一批“兴趣青年”,他们乐于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潮牌球鞋文化、耳机煲音文化、手办收集文化、啤酒精酿文化乃至口红色号文化等都是将日用品异化为个人兴趣轴心的现象,这与流动时代下生活的孤独密切相关,是一种建构自我生活空间的表现。“孤独经济”的商品形态一般会满足三个特征。首先是趣味性,能满足感官要求和情感诉求;其次是独立完成性及多样性,具有较高的品牌溢价,能够讲出文化故事、彰显文化价值;最后是易上手、易“入坑”,否则大多数人很难为之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
“一个人生活,更要给生活以品质”
光明智库:近些年,“孤独经济”一直呈上升态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宅经济”更是迅速发展。在您看来,这背后有哪些原因?“孤独经济”会对青年带来怎样的影响?
刘能:“孤独经济”的兴起是一系列结构性力量和规范性力量同时塑造的结果。在社会层面,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小型化,中国都市核心家庭的平均规模为2.9~3.1人,年轻一代多为独生子女;对“单位”依赖性的降低和取消福利分房造成居住的市场化,加之人口空间流动性日益增加,使得“邻里互助”概念淡化;因为高等教育发展造成基本教育期延长、就业地与出生地分离等因素,许多青年不得不选择独居。而在家庭与个体层面,婚姻、职业观念的变化也影响着当代青年。比如,当代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参与率提高、表现出色,单身阶段普遍延长;高强度工作挤占个体休闲时间,导致点外卖等省时省事的方式成为最佳选择;等等。
豆小红:“孤独经济”是社会变迁、现代多元化婚恋观与家庭结构变迁、个体继续社会化与向上流动需求三者共同促成的结果。社会层面,城市以发展机会吸引青年流入,面对高房价、高消费、高成本、高竞争的压力,为了追求生活质量,青年人自然倾向于“小、巧、新、精、全”的消费模式。家庭层面,现代家庭趋向小型化,经济支撑功能日益弱化,独生子女独立意识较强,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依赖度降低,成年子女工作后往往能保持经济独立,追求自由生活和私密空间。个体层面,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等婚恋生育观影响较大,很多青年追求事业发展,往往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和积累。此外,也不排除部分独居青年性格不合群、追求享乐自由、封闭孤僻等原因。
廉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很多互联网平台如外卖、在线购物、视频会议、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用户规模明显增长。随着生活、工作秩序逐步恢复,一些“宅经济”业态难免降温,但疫情已经促使数字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也进一步培育了青年线上消费的习惯,“孤独经济”未来会有更多应用场景。
“孤独经济”首先催生了“小世界”的定制打造。无论是乐器、轮滑、街舞等才艺类兴趣,还是烘焙、花艺、香道、茶道等文化类兴趣,都是青年群体彰显“小世界”独特性的方式,他们通过将日常细节赋予情感和温度,打造仪式感来对抗孤独感。其次,“孤独经济”产生了对陪伴的体验诉求,以填充闲暇时光、缓解焦虑情绪。最后,“孤独经济”激发了对精致时空的自我要求,“既然一个人生活,更要给生活以品质”,这种“以时空规划的精致对抗独处”的策略,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规训。
网络空间为青年提供心灵港湾
光明智库:“孤独经济”的主体,是近年来被称为“空巢青年”的独居青年。有人把这种生活状态理解为“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也有人认为是青年的自主选择。您怎么看?
廉思:工业社会中的独立个体并不意味着极端孤立,独居生活也并非不与外界沟通和联结。以原有标准看,青年好像更孤独了,但换个角度看,分众化互联网产品为青年提供了新的交流空间,年轻人在保持自我意识、探索自我兴趣的同时,通过各种即时通信工具,以共同的兴趣喜好聚集成一个个新的圈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和网络流行文化。圈层给青年以归属感、目标感、意义感、接受感,是他们重要的身份标志。这种趋势可以称为“独而不孤”。
刘能: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见解。中国的青年一代是自信、自立、自足、尊重自我判断的一代。独处是一种很重要的个人能力,也是自我价值和自尊等心理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物理空间上独处的个体,并不必然陷入原子化处境之中;相反,随着互联网社交平台的发达,青年人多有自己的网络社群。此外,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产品化,也会为独居个体带来虚拟的社会生活感。
豆小红:独居生活是一个中性概念,不等同于封闭、保守、病态生活。“空巢青年”既能保持自主的生活空间,又能拥有更多的时间、机会和方式去选择更高质量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增强掌控生活的能力。这也为青年们提供了试错空间和纠错机会,帮助他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与此同时,也要警惕功利主义、拜金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借此抬头,加剧社会浮躁心态、急功近利思想和精神文化生活空虚。
空巢≠空心,社会力量带来温暖体验
光明智库:长期独居难免使人产生社会疏离感。中国有着“享天伦共团圆”的家文化,没有人应当成为“城市里的孤岛”。社会力量应给予独居青年哪些支持?“孤独经济”该如何呼应?
廉思:引导独居青年养成正确的社会心态,帮助他们化解孤独,需要提供社会支持网络和相应服务。这种支持既包括情感支持,也包括物质支持。应当为他们开展各种活动提供条件,增强青年对实体空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给予适当的情感支持和心理矫治,引导青年走进更健康温暖的成长空间。
刘能:很多独居青年精神丰裕,拥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效的市场化供给、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而一部分青年有社会疏离倾向,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诸多挫败,无从寻求社会尊严和生活意义。对他们应给予针对性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就业援助,如就业辅导、技能培训、组织参加符合其兴趣和独特能力的志愿活动等。
豆小红:政府、社会和家庭需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例如,建立完善心理咨询、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优化居所公共空间,拉近社区交往心理距离,提升青年的现实交流交往水平;高度关注独居青年生存与发展状况,对处于特定时期、特定岗位,或经历特殊突发事件的青年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发挥传统家庭正向功能,帮助子女树立健康婚恋观,增强家庭的归属感、认同感、价值感。
同时,政府、社会、商家应倡导合理、适度、健康、绿色消费方式,被孤独情绪“喂养”的孤独消费应积极健康地呼应独居青年的合理需求,不应过分渲染、强调孤独,而应为消费者提供更为温暖的消费体验,使其“空巢”而不“空心”。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王美莹、杨飒、张雪瑜、王斯敏 光明网记者 李方舟、李宜蒙;图表设计:光明网 杨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