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

    不同专业学生“混居”不妨一试

    作者:宫奎一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30日 11版)

        【新闻随笔】    

        日前,有媒体报道,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一教授因学生宿舍分配问题而与学校宿管部门发生冲突一事已告一段落。媒体援引华中科大发布的《情况说明》称,后勤集团宿舍管理中心在前期工作中存在问题,计算机学院当事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存在过激行为,学校已责成后勤集团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处理,同时对其他学院的类似情况摸底,逐步改善。

        华中科大的同专业学生被分到不同宿舍的事情,在全国高校中恐怕不是个别现象,但闹出不大不小的风波来,还较为罕见。几十年来,中国的高校基本上都是将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住宿。这样的住宿模式,从院系行政管理上来说,的确较为便利。但是,在其便利于院系的行政管理之外,是否最有利于学生成长,则有着很大讨论空间。

        在20世纪50年代“合并同类项”的院(系)校调整后,中国高等院校的专业性更加凸显。以北京“八大学院”为例,所谓“钢院”“地院”等等,一听便知其学院专攻何在。进入90年代,新一波学院合并以及学院改大学浪潮过后,大多数专业性学院已经发展为文理法医学科齐全的大学。这也正如华中科大,其专业学科已不限“科学”,更有诸多人文学科。

        在这样文理法医学科俱全的大学,同专业学生住在一起真的好吗?试想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其他理工科专业甚或文科、医学专业学生一起住上4年,不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即使从“功利”的角度讲,究竟是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住4年有利于发展,还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住4年更有利于拓展其初入社会所结识并可能受用终身的人际网络?其中的道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恐怕也并不难理解。

        当然,如果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同届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居”,不仅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更多维度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会给学生带来非专业的专业视角。在4年或更长的学习时间里相互交流,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从同住的文科专业的学生那里感受人文气息,同时也让文科专业的学生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那里受到科学精神熏陶,这样的住宿“布局”,是不是更有利于培养视野宽阔的人才?

        这种“混居”模式,与原有的管理模式也并不冲突。在计算机科学层面,将原有住宿模式的管理优势融入“混居”模式中,形成新的住宿模式,根本就不是问题。国外大学实行的入学前随机组合加住宿后小幅度调整的宿舍分配方式,已被实践证明是一个不错的住宿模式,何乐而不试?

        (作者:宫奎一,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