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

    130余位文史研究专家为大众奉上国之精粹

    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文化大讲堂”正式启动

    作者:本报记者 陈慧娟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5日 04版)

        本报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陈慧娟)中央文史研究馆推出的国家级精品项目“中华文化大讲堂”,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

        “中华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以研究中华文明、推广中华文化为核心目标,历时两年筹备,邀请130余位文史研究馆馆员、特约研究员和馆外特邀专家参与,以名师讲座、大家论坛、展览雅集、艺术创作等丰富形态,为大众奉上国之精粹。

        当天,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开讲第一课:“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作为曾经的“故宫掌门人”,他说自己已经转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看门人”。单霁翔从我国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7年成功申请了包括长城、敦煌莫高窟等在内的六项世界遗产讲起,回顾了一次次文化遗产的抢救行动,阐述了这个过程中,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态度的转变。

        单霁翔认为,考古遗址应该回归人们的社会生活,为现实生活作出贡献,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中最令他感动的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实证的地点——良渚古城遗址。经过整治之后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除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外,还展现了莫角山宫殿建筑群、水城门等奇特的文化景观、历史风貌。开园以后,每天数以万计的参观者中,最重要的力量是年轻人。“他们在公园里面流连忘返地体会考古学文化,体会生态环境,体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五千年的良渚古城遗址真正活了起来。很多学校在这里面建立课堂,进行学习,很多实践性活动在考古遗址公园里面展开,使今天良渚古城遗址真正成了一片文化的绿洲,一片学习的园地。”单霁翔说。

        单霁翔同时回顾了故宫不断扩大开放区域的过程,他表示不仅将继续推动大众对文物的关注与热爱,还将把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成功推广故宫文化的经验,倾注于“中华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中。

        据介绍,中央文史研究馆将带领专家委员们从北京出发,展开多城市巡回分享。孙机、樊锦诗、刘梦溪、仲呈祥、安家瑶、田青、苏士澍、梁晓声、陈来、范迪安、王石等国学、艺术、文学名家,也将陆续与大众见面。他们将从中华诗词、中华艺术、中华曲艺、文物遗产、哲学历史等多元维度,以大众喜爱的方式,走访人文景观、共享艺术审美。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王仲伟担任“中华文化大讲堂”指导委员会主任。他提出,大讲堂活动要坚持“在场、在线、在地”的全方位理念,运用5G、云技术和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使沉睡在库房里的典籍文物、凝固在文字中的智慧哲思鲜活起来。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