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九方皋是谁的前身

    作者:朱美禄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23日 16版)

        自从佛教传入中土,人们就有了三生观念。借助佛教的外衣,把前身附会为历史上的某个知名人士,这是文人恭维别人和自高身价的普遍做法,同时也曲折地体现了对于历史人物的尊崇。在这种思维主导下,作为虚构人物的九方皋,也难逃被附会的宿命。

        《列子·说符》中记载,伯乐年事已高,便向秦穆公推荐九方皋使求良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而黄。’使人往取之,牡而骊。”秦穆公虽然不悦,但是经过验证,九方皋所相中的,“果天下之马也”。

        这则故事很有名,以至于九方皋成了世人眼中与伯乐齐名的相马专家。需要指出的是,九方皋的名字,在古代典籍中有不同的记载,《庄子・徐无鬼》中作“九方歅”,《淮南子・道应训》中作“九方堙”,不过后世称“九方皋”者居多。

        因为秦穆公不悦,伯乐曾为九方皋辩解道:“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对于这种辩解,有人表示不认同。元代袁桷曾说:“方皋相马遗黄玄,嫫母敢作千金妍。”意思是说,连最外在的东西都看不到,那就无异于美丑不分了。

        尽管对九方皋有争议,但不容否认的是,九方皋广受推崇,甚至被附会成了许多人的前身。两宋之交的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他在《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四中说:“含章檐下春风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在陈与义眼里,九方皋就是擅长描绘水墨梅的张规臣的前身。因为张规臣绘画注重写意,遗貌取神,与九方皋相马有相通之处。元代汤垕在《画论》中说:“画梅谓之写梅,画竹谓之写竹,画兰谓之写兰,何哉?盖花卉之至清,画者当以意写之,不在形似耳。陈与义诗云:‘意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其斯之谓欤!”汤垕所言,可谓是陈与义诗歌的一个注脚。

        现代学者龙榆生在《浣溪沙》词中称赞画家江枫道:“修竹寒梅韵尽高,动如脱兔静藏韬,前身相马九方皋。”这首词也把九方皋视为江枫的前身,无疑是以一种曲折的方式给江枫以很高评价。中国画视形似为末节,也多鄙薄形似之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形似者,俗子之见也。”而但凡前身被视为九方皋的画家,都具有不注重形似而致力于写意的特点。

        草木花卉写意,尚可以把九方皋视为作者前身;对于擅长画马的画家,那又当如何呢?章士钊曾赠徐悲鸿一联云:“海内共知徐孺子,前身应是九方皋。”这副对联于人于事都很贴切。上联用东汉名士徐孺子的典故。徐孺子德行高洁,陈蕃为豫章太守时对他青眼有加,曾为他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王勃《滕王阁序》中说“徐孺下陈蕃之榻”,就用了这个典故,以证明豫章地方人杰地灵。徐悲鸿姓徐,名气也很大,所以被比作徐孺子。下联中的九方皋善于相马,而徐悲鸿则以画马闻名,且创作了轰动一时的巨作《九方皋》。下联用此典故,可谓一箭而双雕。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副对联中,章士钊把九方皋叙述成了徐悲鸿的前身。

        以上诗句,都是称别人前身为九方皋,有没有称自己前身为九方皋的呢?有,当代诗人聂绀弩就是。他在《八十》三首其三中说:“窗外青天两线交,文章拱手世贤豪。此地无银三百两,前身相马九方皋。”“此地无银三百两”,有人认为是作者因老迈躺在床上,欲写文章而无生活素材;“前身相马九方皋”,则被解释为在赏识和推荐新人方面,尚可以有所作为。聂绀弩拾用现成的句子,“用旧合机,不啻自其口出”,表达了微妙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不过在聂绀弩笔下,“前身相马九方皋”这一诗句,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这个意义上的九方皋,想来更有社会价值。

        当然,也有前身不作九方皋的情况。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这则笔记充满搞笑意味,凸显了高雅文士与俚俗文人运思上的差别。马神庙的对联作者作为乡间文人,有可能不知道九方皋,也有可能不在乎前身是不是九方皋,却以藐视对联规则的勇气,把俚俗进行到底,与台阁文人思维大相径庭。下联对以“右手牵来千里驹”固然不雅,对以“前身终是九方皋”,虽然雅驯,但也缺乏创新。元代方回曾说:“前身相马九方句,焉能压倒简斋诗。”因为影响的焦虑,方回对跳不出陈与义诗句的牢笼表示遗憾和无奈,而纪昀毫无创新的对句,其实也不过是步人后尘,拾人牙慧而已。

        九方皋看问题直入本质,不在意表象的细枝末节,堪称超越流俗的奇人,难怪有许多文人把他人或者自己的前身锁定在他身上。这种锁定,其实也是对九方皋无以复加的推崇与称赞,和迷信无关。

        (作者:朱美禄,系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