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

    建设健康丝绸之路 助力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作者:赵磊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9日 16版)

        新冠肺炎疫情在非洲暴发后,中国迅速向非洲伸出援手。中方多批次向非盟和非洲国家提供大量抗疫物资,向多个国家派出抗疫医疗专家组,培训当地医护人员,同非洲国家举行专家视频会议……图为今年5月第二批中国政府援科抗疫物资运抵科特迪瓦经济首都阿比让。新华社发

        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以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新华社发

        【“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建言】   

        “一带一路”是民心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继续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全球抗疫领导作用,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继续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发挥全球抗疫物资最大供应国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当前,应以高质量建设健康丝绸之路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为人类社会携手应对全球公共卫生危机提供更多思路、注入更强动力。

    国际社会对健康丝绸之路充满期待

        人类社会不仅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也始终面临健康赤字和安全赤字。自20世纪70年代始,新传染病即以每年新增一种或多种的速度出现。2007年8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构建安全未来: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报告警告:全球正处在史上疾病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的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流行病传播越发快速,新病原体出现速度也超过了过去任何一个时期。

        传染性疾病蔓延不仅影响国家安全,也影响全球治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问题普遍突出,大都缺少基本公共卫生设施和服务,传染性疾病可能会摧毁其整个卫生系统,导致更高的死亡率和更严重的经济萧条。

        据相关组织统计,受疫情影响,全球已有超过1/6的年轻人失业,未失业青年群体中42%的人收入下滑,这或将对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应更加关注青年群体,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培训与就业机会,通过民心相通构建各国青年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同时努力做好疫情期间心理疏导工作。

        面对疫情,“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守望相助,对中国提供了宝贵支持。中国也尽己所能向国际社会提供了大量帮助。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介绍,我国已宣布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向32个国家派出34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283批抗疫援助,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和出口防疫物资。“一带一路”的许多基础设施、民生项目、卫生健康项目都为抗疫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不会削弱“一带一路”的价值,反而增强了国际社会对这一全球公共产品的期待。例如,2018年12月,比利时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协议,成为欧洲首个世界电子贸易平台(eWTP)共建国。疫情期间,为了更好地运输抗疫物资,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网络将杭州至比利时列日机场的包机频次提高至每周五班。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列日枢纽不仅是欧洲的救援中心,更成为跨境贸易复苏的主动脉,往来于列日机场与中国之间的货运量同比增长7%。

    发力关键领域,做好重点工作

        2015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卫生交流合作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各界就此所做的努力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就“一带一路”总体进展而言,在疫情暴发之前,公共卫生领域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品牌项目依然较少,未来应将公共卫生合作视为“一带一路”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健康丝绸之路在关键领域的着力点。

        坚持国际合作、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为核心的全球健康治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要以全面提升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为主线,以多双边合作机制为基础,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中国及沿线国家的卫生事业共同进步。当务之急是阻断病毒传播,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疫情之后,各国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需求会大幅上升,应在健康丝绸之路框架下,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完善惠及全人类、高效可持续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比如,加大对非洲发展中国家的重点支持力度,提高相关国家自主公共卫生防控能力,共同打造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

        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为健康丝绸之路提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国企业在海外不仅向当地提供多种援助,更坚守岗位,克服交通中断、材料短缺、卫生防护不足等重重困难,为保障当地生产和民生供应、稳定全球产业链作出积极贡献。当前,国际社会在卫生健康领域需求强烈,中国企业可发挥在远程医疗技术、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健康丝绸之路建设中加以推广和应用。未来,中国企业还应与各国企业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控、妇幼保健、卫生援助、疫苗研制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更多教育培训、人才培养等健康领域的公共产品。同时,应注重发挥“一带一路”产能合作引领作用,加强医药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强在健康、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合作。

        坚定自主创新,不断增强中国自身实力与国际塑造力。“十四五”时期,应继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加快推进人口健康、生物安全等领域科研力量布局,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布局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医疗健康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加强我国传统医药和现代医药的创新研发,推动中医药更好走向世界。比如,为解决相关国家面临的公共卫生资源短缺问题,可在孔子学院和鲁班工坊基础上,在“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李时珍药坊、华佗医院等。同时,加强话语权建设,将生物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合作类智库建设列入“十四五”时期重要工作议程,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安全与公共卫生合作领域战略型智库。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一带一路”建设带来了不少挑战,但也凸显了“一带一路”合作的韧性和活力。面对疫情,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将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作者:赵磊,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关系与“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