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刊(第612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创新引领扶贫协作 助推百色河池高质量脱贫

    作者:凌经球 《光明日报》( 2020年10月15日 06版)

    位于深巴实验区核心区的旅游集散中心。黄瑞萍摄/光明图片

        东西部扶贫协作是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具体实践。2016年,广东省决定改由深圳对口帮扶广西百色、河池两市。在新一轮粤桂扶贫协作中,深圳坚持创新引领、深化扶贫协作,推动革命老区百色、河池两市实现高质量脱贫。

    组织机制创新:从单一帮扶主体转向多元参与主体

        百色、河池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两市辖有极度贫困县4个、深度贫困县14个、深度贫困村925个,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深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政治担当,肩负起帮扶革命老区百色、河池两市的历史责任,在具体实践中,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立体帮扶体系,建立完善“市、区、街道、社区+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结对帮扶机制,形成“市县乡村”全覆盖的帮扶格局。围绕现行标准下的脱贫攻坚目标,着眼于建立长效机制,谋划产业合作;突出抓好劳务协作、人才支援、携手奔小康等重点;加快资金项目落地见效,高质量、精细化推进“规定动作”,创新推出一系列“自选动作”,履行好帮扶责任,确保百色、河池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创新:从“小散乱”转向打造全产业链

        在产业扶贫协作上,协作双方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建设产业园为抓手,实现扶贫产业从“一村一户”的“小散乱”帮扶,向打造全产业链转变,促进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全产业链项目建设为载体,推动百色、河池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的目标,通过实施示范基地建设、加工企业引进、特色品牌打造、产销合作对接等全产业链项目,将贫困地区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优势与深圳管理、技术、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构建涵盖全产业链的产业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都安瑶族自治县引进大型冷链物流企业,推动肉牛(羊)养殖业发展,大大提升了贫困地区传统优势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以重点产业园建设为平台,促进产业高端化发展。几年来,协作双方着力加快推进“深(圳)巴(马)大健康产业园”“深(圳)百(色)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建设,积极搭建产业转移促进平台。通过探索多业态融合发展,对产业链实施一体化打造,大大优化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布局。如“深(圳)巴(马)大健康产业园”,主要依托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及周边的良好自然生态,围绕健康食品、健康服务、健康科技三个核心业态,发展长寿食品等七大产业。截至2020年9月,该试验区土地储备达3.6万亩,正式签署合作项目34个,总投资339亿元,已完成投资33.8亿元,成为粤桂扶贫协作标杆性示范项目。

    流通渠道创新:从自产自销转向积极拓展外部市场

        在扶贫协作中,深圳以“建机制、搭平台、畅流通、育品牌、拓市场”的创新“组合拳”,推动消费扶贫稳步发展。一是将消费扶贫纳入粤桂扶贫协作范围,建立健全百色、河池与广东省农产品批发市场、商贸物流企业和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长期稳定的农产品供销关系。二是积极搭建展销平台,如百色市举办粤桂民营企业消费扶贫对接会、河池举办茶叶专题展销对接会等,搭建立体多元的展销平台助力多元消费。三是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引进阿里巴巴、京东商城、村邮乐购、乐村淘等电商平台在百色、河池的县(市、区)设点,建成一张支撑粤桂消费扶贫的物流网络。四是培育品牌,开拓市场。积极推动扶贫产品进入“圳品”认证体系,重点与深圳“菜篮子基地”认证衔接起来。截至2020年9月,广西共有10个基地的7个优质品种获得首批优质农产品“圳品”认证,其中百色市有5个品种农产品获得认证。

    劳务协作创新:从零散化转向精准化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以往百色、河池两市就有数量庞大的贫困人口自发外出务工,但总体来看,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征,脱贫效果不明显。建立扶贫协作关系以来,协作双方把强化劳务协作、促进贫困人口稳岗就业作为重点内容,不断推动劳务协作机制创新。

        一是在县(市、区)层面签订劳务协作协议,强化劳务协作的制度保障。百色、河池所有贫困县都与深圳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建立实名制台账和劳务需求台账;深圳摸清就业岗位状况,及时提供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家政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岗位信息,实现了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供需精准匹配。

        二是加强劳动技能培训。以百色为例,截至2020年9月,协作双方共联合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626期,培训贫困人口2.28万人次,帮助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5.57万人,其中转移到广东省就业2.72万人。

        三是推进“互联网+劳务协作”模式创新。如深圳罗湖区举办农村劳动力网上专场招聘会,为身在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务工者提供视频面试的机会。同时,在罗湖区建立隆林县劳动力数据库,为实现精准就业跟踪服务奠定了扎实基础。

    要素投入创新:从强调物的投入转向重视提高劳动力素质

        高质量脱贫,关键在人,人才是带领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的关键。深圳在推进扶贫协作中,始终注重激活人才这一最重要、最关键的要素。

        一是加大人才交流力度,促进技术互学、观念互通。深圳瞄准河池、百色的人才需求,持续完善干部挂职双向交流机制,实施人才支援,鼓励支持各类党政管理人才在两地开展交流,加强扶贫协作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16年以来,深圳向百色、河池选派挂职干部44名,选派专业技术人员950人次。同时,接纳来自百色、河池的挂职干部51名、专业技术人员700人次。通过人才交流,促进了两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互学、观念互通,有效提升了受援地管理和技术人才的能力。

        二是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切实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深圳依托自身优质的教育资源优势,坚持实施教育资源共享,组织社会力量安排165个学校与百色、河池两市149个学校结对,输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培育师资人才队伍,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持续输入,切实解决了贫困地区师资匮乏、管理薄弱的问题,教育帮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器”。

        三是加大高技能劳动者培养力度。百色、河池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人力成本低的优势,但在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上呈现出高素质劳动力短缺与低端劳动力过剩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在实施扶贫协作的过程中,深圳把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2017年至2019年,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仅招收百色市的“两后生”(城乡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就有256名。同时,深圳还推出“广东技工”“粤菜师傅”“南粤家政”“无人机驾驶”等培训项目,开展技术工人、月嫂家政、粤菜师傅、育婴员等高技能劳动者培训。截至2020年9月,已累计有2.98万名高技能劳动者在深圳实现稳定就业。

        (作者:凌经球,系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