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贫困地区大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水平较低。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进入活跃期,如果脱贫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输血”的老套路上,不能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贫困地区的脱贫就有可能是“昙花一现”。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培育产业,重在科技创新。天津市武清区依靠科技助力甘肃平凉地区脱贫,让科技在产业扶贫中唱“主角”。以科技为产品赋值,推动产品的品牌化;为企业赋能,推进企业的龙头化;为产业赋力,加快产业的现代化。
让科技成为产品品牌化的“赋值者”
贫困地区普遍缺乏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更难以实现产品的品牌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国人消费行为不断升级,品牌开始成为大众消费的追求与依据。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严重不足,即使在产业扶贫的过程中,推出的产品也大多停留在“地域特产”层面,缺乏品牌经营的核心理念和有效手段。
品牌建立在质量基础之上。只有在高质量的前提下实施品牌化战略,才能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事实上,在农产品大规模上市季节,一些用来脱贫致富的农产品时常会出现滞销问题。虽然可以通过营销手段以及政府消费扶贫解决暂时的困境,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过硬,就难以获得广大消费者的真正认同与持续购买,而热度消退后农户下一季的销售依然是难题,甚至可能进一步加重贫困问题,进而打击群众的发展热情。而产品的质量源自科技支撑下的“良种、良地、良法”。在甘肃泾川县王村镇朱家涧村,武清区帮扶“平凉红牛”养殖场发展,通过基因测序等现代科技手段养殖优良品种,使“平凉红牛”成为当地脱贫致富的品牌产品。
让科技成为企业龙头化的“赋能者”
龙头企业是引领产业发展的引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靠科技创新。抓好产业扶贫工作,重点是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发挥好主力军的引领作用。贫困地区既需要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的优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持续发展,帮助更多贫困户持续创收增收;更需要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切实提高贫困地区的自身造血能力。总体上看,贫困地区的企业底子薄、财力弱、技术创新能力差,因而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基于此,贫困地区培育龙头企业,一方面需要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更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全面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武清区派出一批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赴泾川县挂职,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积极推动天津畜牧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与当地企业合作,助力企业发展,同时还在当地大力加强懂技术、善经营的人才队伍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针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以及贫困户开展相关生产经营技术培训,加快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本土化的脱贫带头人,逐步提高贫困地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发展能力。鼓励新型实用科研成果在贫困地区落地转化,助力贫困地区的企业发展。鼓励科技人员在贫困地区创新创业,为贫困地区涌现出更多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并逐步发展成为龙头企业提供人才支持。
让科技成为产业现代化的“赋力者”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过去在产业扶贫中,人们比较注重利用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等传统要素。但必须看到,上述要素对贫困地区经济的拉动能力在逐渐下降。如果不能够依靠科技创新,适时推动贫困地区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升级,就难以让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贫困地区的产业必须“插上科技的翅膀”,改变贫困地区低端产业、传统产业、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的现状,积极发展高端产业、新兴产业、高附加值和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发展高质量的产业经济。
为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发展项目,武清区针对静宁县和泾川县的实际,以打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理念,在城川镇红旗村和朱家涧村,分别建立了集科技示范、转型升级、扶贫带贫、助农增收于一体的产业扶贫蔬菜大棚示范基地和设施蔬菜园区,在泾川县建立了“泾川县肖建中名师工作室”,协助发展高效设施农业,通过农业现代化帮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
总体上看,产业扶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助力产业创新发展的平台和环境。《天津市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三年行动方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推广应用,实施集成示范,辐射带动贫困地区,通过共建研发机构和示范推广基地,逐步实现甘肃特色产业发展与天津科技优势资源的精准对接。为提高贫困地区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让科技在产业扶贫中“唱主角”,须大力推动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联盟等科技平台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建立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长效合作机制,推动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化融合发展。
(作者:张健华,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