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6日 星期日

    好的剧,谁说“蓝眼睛”听不懂

    作者:刘秀荣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6日 12版)

        刘秀荣近照。    

        【戏剧名家讲故事】  

        我悄悄掀开幕布,看看台下,一水儿的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他们能听懂啥?“不要紧,咱豁出去放松唱吧!”

        哈哈,我还能记得起15年前,也就是2005年的冬天,在法国首都巴黎埃菲尔铁塔附近的阿迪亚尔剧场,我带着我们评剧团的演员们候场等待演出,“不用紧张,咱们要是能获奖咱肯定高兴,咱们要是没获奖,我就自费带你们去德国玩一圈,咱也高兴咧”。其实那时候我心里太没底儿啦,虽然演出过无数次,获奖也很多了,可是这次是对外国人,代表中国人演给世界看的,而且这次演出比赛不允许戴话筒,只依靠演员自己的原生态嗓音呈现给观众,那时真的怕发挥不好。

        那是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戏曲节,2005年是第二届,首次设置了“中国戏曲塞纳奖”。我们评奖要唱的剧目是评剧《乾坤带》,我们怎么可能不想获奖呢?但是外国人能听懂吗?在我掀开幕布看了台下后,我是真的不紧张了,反正他们也听不懂嘛。

        也许人在放松的情况下更容易发挥得好,我一上场小嗓子倍儿亮。但让我们想象不到的是,现场超然的静,谁说外国人听不懂?我唱到“哭子”的那一章“只见他……”,我用余光悄悄瞅瞅下面,外国观众哭得稀里哗啦,一个劲儿地抹眼泪——原来“蓝眼睛”听得懂啊——观演相长,这样就更促使我进入所扮演的人物了,真挚的感情就这样自然流淌出来了,银屏公主被我演绎得入木三分,我感受到现场那么的静,字字入耳,它允许一个演员去充分地释放自己的声音、感受自己的声音,我们都觉得那是一场无比享受的演出。

        当时的戏曲节举办期间正值巴黎骚乱的紧张阶段,但是包括我们河北省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在内的江苏省京剧院、河北梆子剧团、吉林省吉剧团、广州市粤剧团和汕头艺术学校潮剧团连续举行的6场演出仍然是观众爆满,门票供不应求。法国前总理拉法兰还特地携妻女前来观看演出。

        我们那天演出结束后,有个坐在角落里的外国观众起来发言,我听到旁边翻译说:“这个戏太好了!它讲到了中国的家法、民法、国法,皇上处理事务的时候代表国家,但是皇上处理的又是自己亲人之间的案件,那又是法和情的较量。最终它以和谐的结局告终,非常有智慧。”

        我从没想过一个根本不懂中文的外国观众会看得懂我们的戏,并且有这么清晰的思路,我感受到了这些“蓝眼睛”们对艺术的尊重,我深深明白了为什么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在那一刻,我觉得获不获奖真的已经一点也不重要了,我们拥有那么享受的演出以及这么尊重艺术懂得艺术的观众。

        “由5个法国评委评出的‘中国戏曲塞纳奖’15日晚颁给了一名评剧演员。这位几乎得过所有中国戏曲奖的评剧演员,首次获得由外国人评出的中国戏曲奖项。”这是15年前中新社巴黎的电讯新闻稿。它似乎听起来那么的荣耀光彩,那一年我获奖了。但15年来留在我心里的,依然是台下那些“蓝眼睛”里深情的感动。

        我记得我从小爱唱,也就自然而然入了这一行,我记得我的老师新凤霞总是说着“那个大眼睛的姑娘嗓门最亮”,我要感谢时代,感谢我的老师,是他们让艺术这样光彩夺目、焕发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作者:刘秀荣,本文系剧评人张金松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