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1日 星期二

    大学是引向人生大殿的最好前厅

    作者:董强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01日 08版)

        【迈好大学第一步】

        人们都会说,自己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多么的喜悦。是啊,多年的努力,得到了收获,当然喜悦。然而,当年我打开录取通知书时,更多的竟是迷茫:1983年,我被北大西语系的法语专业录取。法语!我连26个字母的音都不会发;法语,我只在中学语文教材里见过;都德的《最后一课》,里面的那个老教师,再也不能讲授法语,下课前在黑板上写下Vive la France!(法兰西万岁)很伤心,很凄美的文学场景,可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啊!

        是的,80年代的我们,还面临着你们不再会遇到的问题:祖国需要你学什么,你就去学什么。那一年,法语所属的“小语种”,需要招更多的学生,尤其要找高考成绩好的学生。于是,我就从北大开始了与法语的一生之缘。

        我常常想,大学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提出:什么是只有大学才能带给你的?回顾起来,我想主要有三点:大学可以确定一种影响整个人生的选择;大学是真正走进集体,认识他人,从而发现自身的最好途径;大学把模拟的世界和社会展示给了你,如果人生是一座大殿,大学就是引向这座大殿的最好前厅。

        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的法语,让我真正找到了自己。不光是靠了那些法国大文豪的著作,有一天,我在北大图书馆里读到了一本法国汉学家写的关于中国南宋时代的书,我受到的震撼是难以言表的。我第一次意识到,语言、文化、历史等等,既是障碍,又是纽带,可以任我们的理性、情感去驰骋、去探索。知识没有国界,人类心灵可以相通。这是整个人文学科的基础。正是在北大求学期间,奠定了我的这个信念。

        进入大学之前,我们每个人只了解与自己处于同一环境的人:父母、邻居、同学、老师。进入大学,你才能感受到什么叫“来自五湖四海”。在你的班级,你的宿舍,在图书馆,在自习教室,你遇到的,是以前只听说过又没有感性认识的人。你会敏锐地意识到,什么叫集体,什么是他人。你会珍惜自己从何处来,下意识地找自己的同乡;同时,你更会赞叹人的多样,无论是趣味,还是性格,还是简单的好恶。只有在大学里,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地大物博,什么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最后,只有在大学里,你才能建立起足够的知识结构,一个模拟世界与社会的知识结构,让你可以去认识世界,拥抱世界,无惧于社会,最终在社会找到自己的角色。

        这是大学的魅力。我本人特别庆幸,是北大解除了我当年的困惑,消除了我的迷茫,让我走上了丰富的人生之路,这也是为什么,在我周游了世界之后,愿意回到北大工作的原因。当今的世界在飞速变化,人类在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大学依然是激荡思维、蕴藉知识、健全体魄、准备未来的最好场所。

        你看,我对你毫无所求,却也对你不无期待。我知道,假如生活可以重来,我一定依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然而,在你身上蕴含着的一切未知,就等于这个世界的明天。从这个角度看,我是多么希望自己可以以你为师,一起去探索未来。

        衷心祝你前程似锦。因为你似锦的前程,就意味着这世界美好的未来。

        (作者:董强,系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法兰西道德与政治科学院终身通讯院士)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