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2020年全国两会,在世界瞩目中召开了。
作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大事,全国两会承载着14亿中国人的共同意志和坚定信心,是世界近距离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今年尤其如此。
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目前情势已经发生好转。而此时放眼世界,疫情仍在蔓延,病毒的阴影迟迟不能消散。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全国两会召开,注定有着非凡的意义。正如很多国外媒体所观察,两会的召开,再次印证了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是社会秩序转向正常的重要标志。
为了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大会缩短了会期、压减了部分会议、对媒体采访方式也进行了调整。媒体不能像以前一样,去现场架设“长枪短炮”,转而通过新科技、新手段“云访谈”“云直播”。记者所在的代表驻地,就专门设有两间视频采访室,代表们通过鼠标和屏幕连接世界。这些新变化是应对疫情防控的务实之举、周全考虑。
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初心。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始终与时代的主题、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紧密相连。很多代表委员来自抗疫一线,他们本身就是战疫的亲历者,边抗疫边思考,并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倾注笔端。比如,湖南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院长张国刚委员就准备了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内的5项提案。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来自贫困地区的代表,受到了更多关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代表刚刚抵京,就收到一份惊喜——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两会前夕的脱贫喜讯,自然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也为更多来自贫困地区的代表委员注入了信心。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苦与乐同在,危与机并存。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不过中国有信心、有能力闯过难关,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种坚定,从代表委员们从容的表情上、自信的谈话中可以读到,从两会会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
(本报记者 刘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