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国产纪录片激发家国情怀

    作者:张延利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8日 15版)

    《为了人民健康》海报。资料图片

    《思想的田野》海报。资料图片

    《重走来时路》剧照。资料图片

        【文艺观潮】   

        今年,我国纪录片市场涌现出了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满正能量的纪录片精品。这些作品聚焦新中国70年来的风云变幻,细数了新中国70年发展的无限荣光,深入挖掘了新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沧桑巨变,诠释了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的深刻意涵,激发出了广大观众内心深处最澎湃的家国情怀。

        在当前媒体融合深入推进、纪录片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纪录片传播方式正在不断创新,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业已成为纪录片传播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中国纪录片人也积极投身于火热的新时代,力图打造更多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真实影像刻画时代风貌

        纪录片作为时代的晴雨表,新时代中国梦语境下的一系列国家、社会变化也深刻体现在这一时期中国纪录片的观照内容上,其自身所承担的功能和蕴含的价值,以及由此建构而出的气质也发生转变。近期,一批优秀的纪录作品在内容上具有回溯历史、观照现实、展望未来等鲜明特征,记录视角以宏观与微观、国家与个体、政治与经济等为主,注重多维度、多视角、多方面对时代风貌和时代精神进行反映,推动着系统性的新时代记录工程的发展。

        在近期播出的纪录片作品中,重大题材纪录片以新颖的视角,讲述了历史中的精彩故事:《淮海战役启示录》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回答了“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这一问题;《彩色新中国》展现了新中国气象万千的风貌;《激荡中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看待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史,寻找解读中国发展奇迹的密码。“前辈很努力,我辈还需更努力。”一位网友看完纪录片《激荡中国》后如是说道。

        重大现实题材纪录片把目光聚焦时代发展、真实记录社会生活,把新中国火热的建设实践与成就收录进来,为新中国的发展立传。如纪录片《思想的田野》直观呈现各地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实践;百集生态纪录片《绿水青山》展现各地以林业为载体的绿色发展之路,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纪录片《长江之恋》以田野调查的形式,展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下长江经济带的创新发展;《重走来时路》在对一个普通文化工作者张国勤两次踏上长征路经历的记录中,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与不变。

        主流纪录片的创作,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多角度展现祖国的繁荣强盛,以贴近大多数人真实生活的情节打动人心。这些重大题材纪录片在创作上,避免了“单向式”“说教式”的宣传,在价值归属和功能诉求上重新回归主流;在服务和观照的观念上兼具国家、市场与社会责任意识,因此也更开放、更年轻、更具活力。

    短视频有效拓展社会影响力

        一部纪录片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基础支撑——优质内容和传播力度。在“众声喧哗”的网络时代里,仅有好的内容远远不够,不断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传播力度也是应当考虑的题中之义。当前,纪录片传播早已不是简单地出售版权、一播了之,而是要拥抱网络生态,打造并提升纪录片的融媒体传播力。

        近年来,短视频成为新的传播风口,主动适应和使用短视频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的有效方式。今年9月,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开展的“精彩短视频,礼赞新中国”主题宣传月活动中,第一条短视频作品《彩色新中国!》上线1小时内,点击量便超过千万,24小时点击量超过6000万,此后的主题短视频也都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此外,各短视频平台还组织开展各类征集活动,在全社会唱响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的最强音。

        在短视频平台进行常态化的传播,也成为纪录片扩大传播范围、延伸社会影响的有效方式。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家记忆》运用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制作短视频,在平台获得了超高人气和互动。在这些视频里,年轻网民寻找到了国家记忆,有力地激发了年轻群体的爱国情感。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央视纪录频道组织播出了《河西走廊之嘉峪关》《第一日》《在影像里重逢》等一批现实和历史题材作品。据介绍,改版后的央视纪录频道将进一步加强社会现实类和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其中,《故事中国》时段将聚焦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与情感,追问当下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这些变动都为现实题材纪录片作品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故事不断扩充内涵与外延

        纪录片因其生动直观、真实客观等特性,一直被视作文化折扣率最低,情感投射度最高的文化“硬通货”,是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最佳载体之一。如何创新中国对外传播话语,更好展示中国形象,在刚过去的几个月里,有了最新的实践成果。

        今年是中国与匈牙利正式建交70周年,为纪念两国70年友好交往而制作的专题纪录片《光阴的故事—匈牙利篇》播出后广受赞誉。其实,在共同纪念友好建交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总能看见《光阴的故事》系列作品。“老挝篇”献礼中老建交55周年、“哈萨克斯坦篇”献礼中哈建交25周年、“柬埔寨篇”献礼中柬建交60周年、“越南篇”则在中国国家领导人到越南岘港出席APEC会议和对越南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同步播出,《光阴的故事》已成为塑造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共同记忆的重要品牌。今年也是中俄建交70周年,纪录片《我们的男孩》从一段六十年的感恩回馈中,娓娓道出中俄两国跨越时空的友好情谊。

        在“纪录+”的产业趋势下,更加多元的节目元素被纳入中国故事的话语架构中。全球首档跨国联合制作职业体验纪实真人秀《功夫学徒》用纪实的节目形态,搭建符合年轻人欣赏习惯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在双向对话的叙事视野下,用异国青年的职业体验、文化碰撞展现年轻中国的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故事的内涵外延已极大地丰富扩充,不仅仅局限在展示中国自身,而是在中国与世界联系不断深化的时代潮流下,将目光投向“一带一路”等人文汇集之地,创新借鉴其他节目形态,扩展记录边界,展现当代中国的生动故事。

        (作者:张延利,系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