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五

    马铃薯

    作者:徐廷华 《光明日报》( 2019年12月13日 16版)

        【知味斋】  

        在蔬菜王国里,马铃薯堪称超级巨霸,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那时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区,寒风凛冽,自然环境恶劣,稻麦都不易生长,而有一种植物却长得很是茂盛。当地的印第安人就把这种植物的地下茎块收获后,清洗、晒干,制成越冬的主要食物,当作一种粮食,叫它“巴巴司”。这就是马铃薯的最早名字。印第安人对它很崇拜,他们认为马铃薯是有灵魂的,尊称马铃薯为“丰收之神”,如果哪年收成不好,他们就会认为是触犯了“马铃薯神”,于是塑造出想象中的“巴巴司”神,加以顶礼膜拜,其“图腾”就是人和马铃薯的糅合物,为陶制品。

        1536年,继哥伦布接踵到达新大陆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探险队,辗转到了南美洲,队员们发现了印第安人种植的这种奇怪的植物,“开着淡紫色的花,茎部结球,含有很多的淀粉,味道极好”,当地人叫它“巴巴司”,是一种可以充饥的食物,于是就把它带回自己的国土“安家落户”,后又传到了意大利。这是马铃薯从南美洲传到欧洲的开始,意大利人最先给它取名叫“马铃薯”或“土豆”,遂逐渐风靡欧洲各国。

        十八世纪,法国发生了一次粮荒,老百姓纷纷种植马铃薯,连国王的花园里也种上了马铃薯。因为马铃薯生长快、产量高。法国以此摆脱了粮荒,因而对马铃薯有深厚的感情。给它起了个动听又美好的名字:“地下苹果”。

        此后,马铃薯传遍全世界。有些国家对马铃薯的重视程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俄罗斯人把马铃薯叫作“第二面包”,广泛种植,产量占世界三分之一。爱尔兰人流行这样一句谚语:“马铃薯和结婚是两件开不得玩笑的严肃的事物。”他们把马铃薯作为主食。比利时还建起了一座“马铃薯博物馆”,收藏马铃薯神图腾、马铃薯邮票等众多文物,供人们参观,以扩大马铃薯在世界上的影响。1802年,托马斯·杰弗斐总统在白宫用炸薯条招待客人,自此炸薯条便迅速成为美国人最普遍的烹饪方式了。

        马铃薯传到我国,大约始于宋而盛于明。最早在东北黑龙江一带“落户”。因为那里气候寒冷,跟它的老家差不多,所以马铃薯长得很旺盛,亩产可达三、四千斤,在高产作物中,马铃薯是绝对冠军。宋代诗人王质在一首《沁园春》词中云:“山芋芼羹,地黄酿粥,冬后春前皆可栽。”明代蒋一葵所著的《长安客话》中,对北京种植的马铃薯描述说:“土豆,绝似吴中落花生及香芋,亦似芋。”毛泽东1965年在他的《念奴娇·鸟儿问答》词中也有“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之句,但那是有弦外之音的。

        著名作家汪曾祺,1957年,被打成“右派”下放张家口沙沟子农科所劳动时,在苦难和坎坷的境遇中,他种马铃薯、吃马铃薯,继而致力画圆头圆脑的《中国马铃薯图谱》,品种有百十来种,堪称“马铃薯图谱之最”。他曾自豪地说:“全中国像他那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的人,怕是不多见的。”

        马铃薯在东北称土豆,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其西南山区、西北山区和东北地区是我国马铃薯的主要产区。山东滕州的马铃薯极为盛产和优质,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而赵树理故乡的山西人对马铃薯更是亲切,他们把这种土哄哄的东西叫作“山药蛋”,削皮之后的薯块有一种既粉糯又滑溜的感觉。若是切成滚刀块下油锅炸出来,会带着一种淡淡的淀粉香,这就是山西人爱吃的“山药蛋”。以至山西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被称之为“山药蛋派”。

        留存于我心中的,是念念不忘看过的一幅梵高的名画《吃土豆的人》,画面简洁得像土豆本身:一张桌,一家人围着刚上桌的一大盆土豆。看似平常,画家却赋予了这幅画深刻含义。

        (作者:徐廷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