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控辍保学、丰富课后服务、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解决百姓教育难题取得新进展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5日 08版)

        11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通气会,介绍教育部和各地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进展情况。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已由2019年5月底的29万人减少至6.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由15万人减少至2.7万人。“三区三州”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人数由2019年5月底的7.1万人减少至2.7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人数由3.3万人减少至0.8万人。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为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在全面完成摸排工作的基础上,治理整改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治理工作小组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教育部等7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整改工作的实施意见》。今年10月,治理工作小组对各地整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将治理工作成效纳入今年对省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已完成整改任务的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有1.14万所,占应治理总数的57%。在上海,目前有1627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幼儿园1004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

        为解决家长“三点半”接孩子难题,教育部积极推动中小学建立学生弹性离校制度,有效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明确相关保障措施,不断扩大课后服务覆盖面,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目前,有29个省份已经制定了关于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制度的意见,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也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据统计,全国36个大中城市(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66.2%的小学、56.4%的初中开展了课后服务,43.2%的小学生、33.7%的初中生自愿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教师比例分别为58.3%和35.1%。同时积极推动课后服务向市县中小学延伸拓展,满足有需要的家庭和学生需求。

        “减负是要优化学生的合理负担。减负不能简单地降低课业难度,减少作业量,不能搞一味的‘一刀切’减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表示,2018年底,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简称“减负30条”),这是第一个全面系统推进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文件,明确了学校、校外培训机构、家庭和政府各方责任。据悉,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减负30条”,已有24个省份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减负工作一直在推进,但对减负的质疑也时有发生,减负与家长的初衷是在背道而驰吗?

        “对家长来讲,希望孩子打好学习基础,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目标本质上是一致的。”吕玉刚认为,“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其应尽的学习义务和应付出的必要努力,合理的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该视为过重学业负担。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同时也要让学生的努力付出是值得的。减负是要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超前超标培训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过重负担。

        减负如何落实?吕玉刚指出,首先学校要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质增效,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解决好学生学习上“吃不饱”“消化不了”、需求多样等问题;要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其次,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规范培训行为,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单”制度,切实减轻校外培训造成的过重课外负担。再次,深入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理性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参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训。最后,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不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和招生入学改革,切实提高命题质量,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不出超标难题怪题,规范招生入学秩序,缓解竞争压力。

        (本报记者 靳晓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