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6日 星期日

    “参与和中国建交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访泰国前外交部部长德·汶纳

    作者:本报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06日 04版)

        德·汶纳 付志刚摄/光明图片

        在泰国,活跃着一批自泰中建交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两国关系友好发展的人士。曾亲身经历两国建交联合公报谈判的泰国前外长德·汶纳就是颇具代表性的一位。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德·汶纳,这位泰国资深外交家讲述了他的中国故事以及他眼中的中国发展历程。

        德·汶纳虽已年逾七旬,但精神矍铄。采访中,他开门见山地说:“1973年我在泰国外交部担任东亚处处长。1975年7月1日,泰中两国签署了建交联合公报。我有幸全程参与了这一过程,并于1986年至1990年担任泰国第五任驻华大使。直到今天,我很高兴地对见到的每一个人说,我曾参与实现泰国和中国建交,这是我一生最大的成就。”

        1975年7月1日这一天,对德·汶纳来说印象深刻。他回忆说,泰中两国建交的联合公报是在周恩来总理入住的医院签署的,“当时周总理身体已经十分虚弱,用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三份不同语言文件的签署”。作为泰国时任总理克里·巴莫的助手,德·汶纳将这一历史性文件打开供泰方领导人签署。

        “在我的外交职业生涯中,我曾在美国、法国以及联合国担任大使,还担任过泰国外交部常务秘书,也曾短暂担任过外长。但这些经历都无法和1973年至1975年我所致力于的泰中两国建交相提并论。因为这是泰中两国历史上一个转折性的时刻。”说到这里时,德·汶纳充满自豪。他表示,泰中关系实现正常化来之不易。当时泰国是美国的盟国,实行亲美反共政策。20世纪50年代,泰国曾加入美国倡导的以反对所谓“共产主义在东南亚威胁”为宗旨的东南亚条约组织,并同意将该组织总部设在泰国。60年代,泰国境内有大量美军基地。泰国还追随美国参与了对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的一系列政治与军事干预。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中泰双方进行了艰苦的谈判,最终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1973年,德·汶纳跟随泰国羽毛球队第一次访华。当时没有直达航班,需要从香港经深圳罗湖口岸再前往北京,出发的第二天晚上才能抵达北京,他将那次旅程形容为“一场登月之旅”。“晚上到达北京时,整座城市一片漆黑。城市里没有汽车,连自行车都非常少见。我们去参观了故宫,还去了长城,由于当时长城不通高速公路,需要安排一整天时间去参观。当时我们还带了食物篮去长城野炊,现在想起来非常有意思。”

        1986年,43岁的德·汶纳出任泰国驻中国大使。由于长期从事对华关系工作,他和当时的老一辈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李先念等都很熟悉。“当时中泰关系非常紧密。1986年左右的那几年,泰国对中国投资额很大。当时泰国正大集团在中国13个省开展了业务。泰国还从中国购买了坦克,从中国采购的第一艘军舰也是在我任期内开始建造的”。看得出,他对自己担任驻华大使期间的泰中关系十分满意。

        “1986年,我在北京常驻时,感觉整座城市以及中国都在迅速变化。”肯德基开始在北京街头出现,并且排起了长队,源自泰国的首家比萨饼店也开始出现。而令德·汶纳最为兴奋的是,一些文物古迹修葺一新开始对外开放。“当时《中国日报》时常刊登一些文物古迹对外开放的消息。每次我都兴致勃勃带着相机前往。我曾参观过溥仪离开北京前最后居住的王府,也参观过清朝皇帝移驾颐和园时中途休憩的行宫。那是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当然,中国的生活依然和国际上有些差距,你能想象得到吗?当时的北京连速溶咖啡都没有,即便是在友谊商店也买不到。”

        1990年开始,德·汶纳出使日内瓦、巴黎、华盛顿等地,暂时告别中国。直到2001年,德担任泰国外交部常务秘书,频繁对中国进行访问,再续中国缘。“我目睹了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感慨地说,“以深圳为例,1973年,我第一次跨过罗湖口岸时,那里仅仅是有几座红砖楼的小小渔村。1990年,我担任驻华大使时,深圳才刚刚开始出现第一条生产电子产品的生产线。不久前,我特意又去了一趟,就是想观察那里发生的变化。深圳分明已经成为世界人工智能行业的中心和这一领域的世界领导者,而这一切都是在短短几十年内发生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像深圳、北京、上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安全、最干净的城市。就交通而言,1973年甚至20世纪80年代,多数中国人根本就没有机会坐飞机。而现在这已经是中国最普通的交通方式。值得一提的是,高铁也成了中国的一张名牌,快速、安全、便捷,明年我准备安排一趟从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之旅,体验一下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由于长期从事对华外交事务,德·汶纳对中国和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采访中,他对多年来打过交道的中国外交官如数家珍,像最初一起谈判建交公报的中方谈判代表、曾出任中国驻印度以及缅甸等国大使的程瑞生,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今还保持着联系。

        如今,年逾古稀的德·汶纳仍活跃在推动泰中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第一线。今年3月,作为湄公研究院创始人和顾问,他出席泰国外交部和中国驻泰使馆联合举办的“澜湄合作”纪念活动并致辞,为“澜湄合作”加油打气、出谋献策。今年,他已两次访华,并于9月中旬再次访华和中国国际红十字会探讨合作事宜。10月,他还将再次访华,带家人一起走进深秋的峨眉山,领略中华胜景。点滴之间,记者能感受到德·汶纳的那份深深中国情。

        采访结束时,当记者问他还有什么需要对中国人民说的时候,这位牛津、剑桥毕业的历史学博士、出身于外交世家的泰国资深外交家表示,当前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泰国和中国有必要携起手来,共同捍卫有规则的世界秩序。

        (本报曼谷10月5日电 本报驻曼谷记者 付志刚)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