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7日 星期二

    文化自信需要科学、开放、自信的文明观

    作者:梅敬忠 《光明日报》( 2019年08月27日 11版)

        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和内蒙古的考察中,有针对性地发表了有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讲话,体现出深厚的文化情怀。

        坚定的文化自信,需要科学的文明观、开放的文明观以及自信的文明观。

        科学的文明观体现在:对传统文化、中华文明要秉持一种尊重的态度,要充满温情和敬意;要实施“双创”方针,即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认同,这是一种开放的文明观。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思想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文化发展理念。中华文明本身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而形成的,要通过文明互鉴搭建起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对中华文化充满强烈自信,这昭示着一种自信的文明观。党的十九大报告给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定位,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时特别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两个先锋队”的性质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召唤,让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

        作者:梅敬忠,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副主任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