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3日 星期五

    “羊圈咖啡吧”

    作者:林莽 《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3日 07版)

        早春梨树沟(速写) 林莽

        【边写边画】

        走进春日的平谷,避开“桃花节”熙攘的人群和更适于青年人探险游戏的“石林峡”,我们选择了更能深入春的山谷——梨树沟。

        此时的京城,盛花期已近尾声,而梨树沟小气候的开花期,比平原上要晚近一旬的时间。当城市的繁花凋谢,四处飘起颓败的花香,这里的山桃、杏花却开得正艳。而梨花则是初绽花蕾,有如少女含羞的微笑,娇艳得仿佛花蕊中能滴出清晨的露水。这些美丽的花朵,让我们再一次感到了与早春的相逢。

        沿着舒缓的山路,我们慢步前行,简朴的农舍,虬枝横生的老树——核桃、栗子、柿子、山楂、黑枣、桑葚,当然还有花蕾微绽、在山阴的背景中明媚闪烁的老梨树。

        沿着火山石铺成的登山道,我们去寻访古老的火山口。

        首先要穿过半山腰上大片的洋槐林,因为山中气候的寒凉,槐树还没有萌出新芽,如果再给些时日,槐花开了,那漫山的清香,定会令登山的人们沉醉。

        再向上就是针叶林了,山坡上,多年的松针铺了厚厚的一层,踏上去软软的,像一层厚地毯。挺拔苍郁的松林,如一顶绿色的华盖,覆满了山巅。

        因为地质年代久远,除了一路上的一块块黑色火山石,早已看不出火山口的容貌了。再向上就是当地人称之为“四座楼”的明长城了。山林叠嶂,层层通往更高处。

        我们在一处旧房舍前小息。青色石片垒成的小屋子,因久无人居,已经有些残破了,但确有一种难得的亲切感。细看,应该是一处牧羊人的山间营地,一间房子的门口还有圈羊的栅栏,另一间自然就是牧羊人的临时栖身之所了。

        同行的诗人陈亮说:“这里将来可以开个茶水摊,石砌的平台上放上桌子,再支上几把遮阳伞。”

        诗人杨方说:“好,我看就叫‘羊圈咖啡吧’,既朴素又有味道。”

        在他们的议论中,我突然想起了法国南部红土城的山野徒步营地,那座小小的水吧,也是这样一座石头砌成的老房子,啤酒,冰激凌,太阳伞,几张白色的小桌子,四周是明亮的阳光和随意生长的树木。它就在梵高喜欢的小城阿尔乐附近,我想,这座房子那时一定已经在了,但梵高一定没有来过这里,否则,他一定会将它画下来。我还想起了那杯沁人心脾的冰镇苏打水,一位中年女侍者亲切地微笑着,将它递到了我的手里。

        此刻,我们一行人都在眺望前面的山谷,一簇簇的山桃花、杏花、梨花在阳光下闪烁着,春风拂面,去秋的荒草也在发出沙沙的声响。

        这里的住户大多已经搬离,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正在计划将农舍改建为山间民宿。不久的将来,“羊圈咖啡吧”或许真的会成为现实。那时,也许我还会来,学着梵高,用明黄、淡紫和苍绿,记下梨树沟春日的阳光,画下这座青石板垒成的老房子。

        (作者:林莽,系“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之一,《诗刊》编委,《诗探索》主编,已出版诗集《林莽的诗》《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