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40年来,我国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12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对40年来中国减贫成就进行了深入解析。
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刘永富介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过实施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等措施,释放政策活力,解放生产力,激发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为扶贫开发提供了强劲动力。
“1982年,我国启动实施‘三西’专项扶贫计划,拉开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序幕。1986年,国家制定扶贫标准,成立扶贫工作机构,设立专项扶贫资金,确定国家级贫困县,实施区域开发带动扶贫的开发式扶贫行动。”刘永富说,2001年以后,启动实施两个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将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战场,进一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进行决策部署,确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机制,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选派驻村工作队,加大扶贫投入,强化政策举措,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保障。
刘永富说,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贫困村将退出80%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50%以上。
“中国扶贫开发的伟大成就,为实现经济较快增长与大规模减贫同步、有效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作出了重要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刘永富说。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回首40年扶贫历程,我国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积累了许多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扶贫,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二是坚持精准方略,不断提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水平;三是坚持开发式扶贫,坚持区域开发,坚持人力资源开发,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四是坚持发挥制度优势,发挥政府投入主体和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五是坚持较真碰硬,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倒逼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六是坚持开放包容,始终保持开放心态,主动学习借鉴国际减贫经验,为国际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刘永富从六个方面总结中国特色扶贫开发之路的模式和经验。
“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最大的特点是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其次是力求精准;此外是认真,敢于较真碰硬。”刘永富说,为确保脱贫攻坚不留“锅底”,我们实施了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核查识贫准确率、脱贫准确率和群众满意度,也叫“两率一度”,并把资金作为监督重点,开展资金项目审计,通过这些措施实现精准、较真、碰硬。
刘永富指出,对于“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现象,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将进行精准监测。“系统对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措施都有详细记录,谁是贫困人口,是什么原因致贫,采取什么措施脱贫的,信息系统里都有记载。”刘永富说,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共实现脱贫1000多万人,其中返贫20多万人,而今年的返贫人口只有7万人左右。对于脱贫情况,信息系统有严格的监测和考核评估,有措施、有工作做支撑、做保障。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取得实效
目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的关键阶段,而深度贫困地区就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刘永富介绍,目前全国仍有334个深度贫困县,其中135个分布在“三区三州”地区,“三区三州”之外的地区共有199个深度贫困县。
2017年6月,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召开后,国家和各地都制定了系列政策,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深度贫困地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
“目前看,方案的实施、工作的推进都在计划之内,没有滞后,有的甚至提前。今年深度贫困地区的减贫速度可能大大快于全国减贫速度,也快于西部地区的减贫速度。”刘永富说。
刘永富坦言,目前尚未脱贫的贫困村多位于深度贫困地区,这些地区面临产业落后、劳动力技能短缺、因病致贫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数量较大等多重困难。
“对这些致贫原因不同的贫困人口,我们将继续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有劳动能力的,鼓励支持他们发展产业或外出打工;对半劳力、弱劳力的,鼓励他们参与公益岗位劳动,当护林员、护理员、保安;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群,将通过社会保障兜底,来实现稳定脱贫。”刘永富说,“到2020年,我们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本报记者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