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透视】
语文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科,但社会却给予高度的关注,非议声从未停歇。如何对待语文这门学科?我想从以下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尊重语文教育的规律
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根本,“质量”是追求,而提高质量的前提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就语文学科的学习而言,老师与家长都应该尊重语文的学科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针对不同时段学生的特点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策略。
首先要尊重语文的学科规律。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叶老的这句话首先强调的是应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二是强调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周期,讲究水到渠成。教育如此,语文教育更是如此。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积淀过程,语文的学科特质又决定了语文能力的形成更具潜在性,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同春之禾苗,日不见长,却又日有所长。那些在教育过程中靠“提前量”与“加速度”的方式去追求“高成效”的行为,其实就是打着“质量”的幌子,施“揠苗”之暴行,助推学生语文学习的“伪生长”。这种“伪生长”不仅是虚假的繁荣,更是破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罪魁祸首。所以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的语文学习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如同养花,一边养一边静待花开。“养”是用足够的耐心带领孩子去积累与感悟,让他们真正体验语文对生命的滋养,而“静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智慧。
其次是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学生的智育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的注意力、学习动力、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所投放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不同。以背诵积累为例,背诵本应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前提,但现在的普遍观点却是将“背诵”与僵化学生思维画等号,认为背诵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就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
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毫无差别地运用到不同学段的学生群体,就失之偏颇。因为就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来看,小学阶段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点是语言素材的积累,朱熹在儿童启蒙读物《童蒙须知》中明确提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强调的就是先记住再去思考的观点;加之“记忆力随年龄的增长而衰减,理解力却随生活经历的丰富而增强”的一般规律,所以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其记忆的黄金时期,适当的增加背诵量,对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科素养的形成是大有裨益的。
学校语文教育要坚持正确引导
学校是语文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语文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学校和教师作为语文教育的行为主体,要明确自己导向的着力点,这样才能确保语文教育改革理念的真正落实,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真正生成。
学校的引导在于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目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考、中考也在进行着积极改革。作为学校,首先是要为语文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不能再将“即时收益”作为对语文老师的考量标准,不能寄希望于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测试中解决学生语文学习的所有问题。只有这样,语文教师才有底气和空间去设计和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其次要为语文学习创设阅读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不会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的潜在差生。”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大阅读计划”就是希望通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学校要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为师生提供阅读环境,并将此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设计。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在于兴趣的保持与能力的生成。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设计的,设计的出发点应是兴趣的保持与能力的生成。首先要去除语文教学的功利化追求,教学需要完成任务,但不能唯任务化,那种满堂灌、大量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质疑,当然也就无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此以往,不仅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探索、享受真理生成的过程,进而体验语文的无穷曼妙,即使在这个过程犯了错也无妨,因为错误往往是走向真理的足迹。再者是教师要给予学生中肯、科学、宽容的评价,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自我反思、矫正,最终促进语文素养的生成。教师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有意义且有意思,是学生兴趣保持与能力生成的关键。
舆论介入教学要把握合理限度
从来没有可以离开社会环境的成长,也从来没有可以离开家庭环境的语文教育。
社会的介入应该适度。公众虽不能直接参与教育决策,却能影响教育决策与教育工作者的行为。不可否认,社会舆论对教育有监督作用,但也必须承认,社会舆论具有较强的情绪化与非理性的特征,如果不加以约束与引导,负面效应也会非常强大,甚至可能破坏正常的教育秩序。每当专家、家长在公共平台对语文教学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批评时,社会就迅速形成抨击语文教学弊端的风浪,没人去考虑这种抨击是否科学公允,更没人考虑这种抨击是否利于解决问题。有调研显示,近九成教师认为社会与家长的“过度干预”是自己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长此以往,学校与教师必然会顾及“舆论”,其教育决策与教学行为一定会平衡诸多压力,但是否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最佳选择呢?
家长的介入应该理性。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是家长最容易介入的学科。家长介入的本意是了解与帮助,但不当的介入方式,往往会适得其反。家长常见的错误介入方式就是用自己的“期望目标”去评判孩子的学习现状,用自己的“理想模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一旦与自己的期望、理想不相符,便显得焦虑,并把这种焦虑传递给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学习动机的保持与学习能力的提升都是极其不利的。其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家长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如课外阅读、亲子阅读,家长一要帮助孩子辨别哪些书不值得看、哪些书要好好看,二要克服功利思想,不能奢望孩子读一本书就得有所收获。这样才能与教师一起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最终将阅读转化为一种生活方式。
教育价值不应被测试成绩取代
测试作为教育教学评价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引导一线教学和促进学生发展。但由于教育部门、社会、家长对测试分数的过度关注,让测试成了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甄别和选拔学生的唯一方式。结果就是教育价值被测试成绩所取代,教育教学也就被测试训练所替代,让多元评价变成了单一评价。
测试应该追求“课程标准、素养要求、测试试题”三者之间的统一。就语文学科而言,测试必须遵循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必须在导向上下功夫,否则就会失去测试的本来价值。一些既偏又怪的语文试题,如“请列举出《西游记》中妖精的后台是谁?”“茄鲞是《红楼梦》中贾府家宴的一道菜品,请写出其制作方法?”这类试题不仅没有体现语文学科应有的知识与能力要求,完全不符合立德树人的育人标准,更将学生的阅读美感体验破坏殆尽,从而让老师与学生对语文学习无所适从。因此,我们的测试必须从“落实课程理念”“导向一线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等角度出发,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语以经世,文以养心”,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关系到个人修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她对我们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所以必须正确、友好的对待语文和语文教育。
(作者:方林,系四川省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