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是立德树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院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使命,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切实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职业教育路径,持续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实现高职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
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的职业技能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先导,促使学生养成认真、严谨的处世态度和形成一丝不苟、敬业守信的职业素养,培养教育学生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基本素质。
从立德树人视阈,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意义。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找准高职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切入点,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引领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运用各种手段、形式,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
从立德树人维度,探索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结合、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并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通。
从立德树人思维,探讨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化路径。在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专业课堂、通识课堂。在社会实践中,要实现社会实践价值导向的明确性、社会实践形式的丰富性、社会实践载体的完善性。
从立德树人认知,探讨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制建设。机制建设内容,即保障机制、激励与约束监督机制、评价与反馈机制建设与创新等,这是持续推进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前提。
立德树人是价值践行的着力点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建筑类科学技术内涵,依托校企主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出独具建筑行业特色,以“鲁班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以“严谨求实”“精益求精”为基石的科学精神,从高职教育改革、思政教育创新两方面探讨立德树人的路径方法。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强化人才培养方案。促建“大思政”格局,构建各教育载体充分协同、全方位育人的实践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坚持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为主体,从入学教育、专业拓展、社会实践三个阶段入手,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专业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的育人四维度路径,最终达到“1+1>2”的育人效果。
因势利导,构建形式多样、蕴意丰富的校园文化。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各项活动中,增强活动的文化归属感。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引领,推动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一体化平台。
实现毕业生就业高质量、高水平,对学生开展专业、专注、精准、创新和个性化培养,引导学生在就业竞争中达到“首岗胜任、转岗适应、升职有潜力、改行有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以岗位就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为模块进行人才培养。坚持“立四德”和“树三人”,即立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生活美德、社会公德;树有社会使命感的人、有创新精神的人、有实践能力的人。
立德树人是人才培育的落脚点
师者与匠者完美结合,理论与实践互融互通,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使工匠精神内化为每一位学子的优秀品格。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校60年来,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践行道德实践、传承鲁班品格,在“学校社会双向参与、专业职业双业融合、学校企业双元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构建“规范、柔性、常态”的价值引领职业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高等职业院校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先机、赢得发展,必须崇德、尚技,与时俱进,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谱写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刘晓红,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