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25日 星期日

    摄影的中国之行

    ——评《聚焦:摄影在中国》

    作者:夏羿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25日 10版)

        《聚焦:摄影在中国》,巫鸿著,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古阁重峦,1936年 郎静山

        一般而言,人们对摄影的思考大多围绕技艺,有关摄影史的著述也多以艺术史、技术史的面貌出现。此种状况自然为有心人所注意,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巫鸿的这本《聚焦:摄影在中国》即是对摄影史的一种全新书写,他以文化史的视角重新解读了摄影媒介与中国相遇后出现的种种文化现象。

        “摄影在中国”这个标题言明了全书的主题,即考察西方摄影术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发生的融通。19世纪40年代,摄影活动由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地区展开,19世纪60年代后逐步向内陆地区深入,中国人在广泛接触摄影技术的同时也孕育了自己独有的摄影文化。对国人来说,彼时的“摄影”无异于一种“新媒体”,无论在观念层面还是实际应用层面,接受并使用“新媒体”都经历了一段吸收改造的过程,出现了许多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征的摄影活动。进一步而言,辨析摄影媒介的本土化过程,是摄影研究中极为有意义的议题,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中国摄影发展史原有的了解,还能进一步探索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文化基因。

        在标题中的另外两个字——“聚焦”,则用形象的修辞表现了本书对中国摄影的“细致地观看”。事实上,这里还彰显了一个严谨的研究方法,即个案研究。如作者所言,通过个案研究能够“深描”摄影史,将某一摄影问题全面且深刻地进行阐释,补充原有的通史性书籍的不足。

        以上两点,恰是《聚焦:摄影在中国》所想表达的题中要义。

        全书埋藏了两条线索:一条以时间为轴,大致考察了清末以来的摄影发展史;另一条以问题为纬,通过摄影这一“窗口”,思考中国在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具体来说,书中三个部分共十篇文章:第一部分以清末至民国为阶段,一则对英国摄影师费利斯·比托和美国摄影师弥尔顿·米勒的摄影活动进行梳理,提示出彼时西方摄影活动的殖民性,二则以“剪辫子照”和“自拍照”为中心,考辨国人在剧烈社会变迁中的身份认同问题;第二部分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一篇溯源了山水摄影中的美学源流,另一篇将“老照片热”放置在精英文化与流行文化协商的框架下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突出摄影的当代性,主要选取改革开放后摄影“新浪潮”中的典型摄影家,阐释图片文本的社会历史价值,提炼摄影人艺术实践的文化意义。

        关于摄影的论述,讲求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学理性分析,本书绝非停留在异闻和掌故层面,而是兼具深度与广度。作者大量引证英语世界的研究成果,不仅从《泰晤士报》这样的英文报刊中挖掘内容,还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等机构中搜集一手史料,这充分弥补了当下国内研究中资料来源单一的不足,对摄影研究者来说书中的注释不容错过。

        不仅如此,本书的研究方法颇具启示性,每篇文章都兼具“问题意识”和“理论关照”。所谓“问题意识”,体现在作者始终抓住摄影发展史中的各类“新现象”,追问这种“新”出现的原因,进而在“变”与“不变”中阐释发掘“新现象”的意义。例如,分析弥尔顿·米勒拍摄的中国肖像时,作者通过“知识考古学”式的梳理,认为米勒的肖像率先创造了一种“西方范式”,这种规范为早期中国影楼提供了模板,文章在层层递进中继续推演,勾连出西方范式中“中国习惯”所反映出的殖民文化,阐释这种文化对国人造成的影响。所谓“理论关照”,说的是书中几乎每篇文章都不显山不露水地运用概念工具,不仅有“身份认同”“主体性”“叙事”“现代性”等理论,还有列斐伏尔、福柯、安德森等重要学者对图片的认识。

        对一般读者来说,《聚焦:摄影在中国》也是一本可读性较高的书籍。首先,个案研究使书中每篇文章篇幅适中且互不影响,既能适应各种阅读习惯,也能将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其次,本书虽然是一本学术著述,但语言深入浅出,编排图文结合,对图片内容的分析极为细致,能够用朴素的语言说出深刻的道理。例如,对费利斯·比托影集中几幅照片的论述就有46页之多。再者,作者明显借鉴了“新文化史”的写作方式。一来注重故事化,引言开头便援引了一位叫巴夏礼的英国男孩在中国旅行时的日记。二来书中不仅关心鲁迅、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对摄影的看法,更重视一般人的感受,比如书中提到了山西一名叫刘大鹏的普通人。不仅如此,在议题的选择上也有“剪辫子”这样的事件,或是“老照片热”“流行文化”这种大众热心的问题。最后,行文过程中作者适当加入了经验性内容,通过个人感受带领读者走进摄影世界,如去博物馆搜集资料时的情景,翻阅图片时的第一印象,和摄影人访谈时的经过等。

        对于研究者来说,学术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研究对象的全面掌握,此所谓“通”。虽然摄影只是巫鸿整体研究中的一个“角落”,然而他对此却极为熟悉,功力可见。作者之所以敏锐地将“中国摄影”放置在“中国文化”的脉络中考量,和其深厚的艺术史研究背景有关,我们处处能看到,分析摄影时那些有关绘画史、美术史、实验艺术的知识频频出现。总结起来,《聚焦:摄影在中国》力透纸背、以小见大,通过摄影这一“窗口”,既书写了中国摄影的价值和意义,也探讨了各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

        (作者:夏羿,系新闻学博士)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