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三年

    是什么吸引企业和大学一起培养人才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17年11月21日 13版)

        日前在京举行的2017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场面可谓火爆,参会人员不仅把北京会议中心最大的场地挤得满满的,而且在开会中,“我们还不断接到企业打来的电话,要求加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说。据了解,已到会的高校有500所,企业达到350余家,共计1800余人。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是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目的是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短短4年中,参与企业数量、征集项目数量、资助经费和参与高校数量均实现指数式增长。已有5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与近千所高校深度合作,合作项目近1.8万项,企业支持经费达3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的实施,教育部只是搭建平台,没有投一分钱,全部都是企业投入经费和技术,完全颠覆了人们固有的“政府组织的项目由政府投入”的认识。

        那么,是什么吸引这么多企业出钱出力和大学一起培养人才呢?

        在吴爱华看来,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现在的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么做对企业有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只是产品竞争,还在于战略竞争,提前参与到大学的人才培养过程,会使企业在战略竞争中处于优势。二是大学里有很多人才和项目,充满了创新潜力,很多创意不见得马上成为产品,但是对企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很好的积累。三是使企业立足于公益,来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们投入资金和技术,使高校直接受益,但也间接地促进了他们在市场上或者产品上的开拓。

        正如上述分析,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对企业和高校而言,其实是双赢的。腾讯云副总裁王涛以腾讯大讲堂为例介绍说:“在和学校合作后,我们发现我们的课程拿到学校直接去用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课程缺乏系统性和体系性。现在我们正在和学校合作,和慧科教育合作,来进行完善。”

        慧科集团总裁王浩如此解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无论是华为、腾讯,还是谷歌、亚马逊,这些优秀企业一定会去抓住最顶尖的人才,但是从一个企业的战略生态来看,每个企业有那么多的客户,那么多的渠道,内部有那么多的职能,它需要不同技能的人才,如果某一项技能的人才缺失的话,会给整个企业的战略生态带来挑战。”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一个企业会和不同类别的高校去进行不同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受到企业的欢迎,还有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教育部以“放管服”的姿态,为企业人才和高校改革提供服务。“以前学校找企业觉得挺困难,企业找学校也是一家一家地找,成本很高。现在教育部建立这个平台,把双方的需求和意愿汇合起来,并且进行规范管理,形成了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的良好生态和长效机制,所以受到欢迎。”吴爱华说。

        记者看到,在对接会现场外专门提供的场地上,企业纷纷搭起展台,接受高校与会者的咨询。对接会还专门开设4个项目分会场,让企业进行项目宣讲和指南介绍,以促成校企双方分行业、分领域进行深入交流对接。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对接会上进行主题演讲时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机制创新,今后还要更广泛地汇聚社会资源,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看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的指数式增长,还将继续。

        (作者:本报记者 王庆环 晋浩天)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