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
2017年的这个暑假,冯翠玲一天都没有休息,主持制定《党支部学习巡视检查制度》《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实施细则》《三公经费管理办法》等21项规章制度,研究建立6项“会前协调”新机制……她说:“必须抓好制度建设,才能进一步夯实天大药学院这个国际学院的党建基础。”
2001年成立的天津大学药学院是一个国际化试点学院,多数教师具有海外留学、从业经历,两任院长都是由外籍人士担任。建院之初,教育体制的差异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使得学院的各项工作难以顺畅推进。到2003年时,学院几乎瘫痪,外籍院长打算撂挑子,很多学生也担心学院快黄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冯翠玲受命担任药学院党委书记,组织上不仅希望她能够成为不同文化之间的“黏合剂”,更希望她支持配合外籍院长在推进学院发展方面“掌好舵”。
药学院的首任院长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我国“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教育理念,他对国内大学的一些课程安排有抵触情绪。在一次研究生入学典礼上,院长在讲话中表示:政治课效果不甚理想,不应该再开设了。冯翠玲当即插话:政治教育很重要,讲得不好可以改,不能砍掉。结果她被性格直率的院长轰出会场。“当时我很尴尬,在楼道转了几圈,真想甩手而去。但仔细想想,觉得还要坚持原则,让学生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她面带微笑回到会场,重申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事后,她不断与院长沟通,阐述我们的教育方针,院长最终表示认可:“在翠玲身上,我看到了一位共产党人的坚守和品格。”
2013年6月,药学院又迎来第二任院长杰伊·西格尔教授。他是国际分子设计与新药研发领域知名专家,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天津大学第一位非华裔“洋院长”。他的理想是在天津大学建设具有世界水平的分子设计中心。那个暑假,冯翠玲同样没有休息一天,整天坚守在实验室改造项目的工地上,与设计人员讨论方案,与工程队协调施工进度。当西格尔看到他在苏黎世大学的办公室和实验室被“原样复制”呈现眼前之际,惊喜得难以自持,对眼前的这位共产党女书记顿生敬意!仅仅经过半年的磨合,她与“洋院长”彼此信任,在每项重要决策上都能形成默契。在全院师生的努力下,药学院已经成为全国首批4个国际化试点学院之一;打造了国内首个药学人才全英文培养体系;引聘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1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高端专家和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42名……
冯翠玲用真诚与敬业取得了每一个合作者的尊重与理解,为学院发展扫除了观念上的冲突和障碍,也让西方先进的治学理念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的领导下“生根安家”。“我们正式在一起工作有4年了,她承担了大量的管理工作,是学院的精神领袖。”杰伊·西格尔真诚地认为共产党的书记很重要,“冯是我忠实的合作伙伴!美国的大学里应该给每个系主任配一名书记。”
对冯翠玲来说,书记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她主持全院教师的年终奖绩效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她对于教学研究资源的合理分配,也让人心服口服。学院每出台一项改革措施,她都会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在教师们眼里,冯翠玲是这个国际化大家庭的“稳压器”,学院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无不浸透着冯翠玲的心血和汗水。
大家都说冯翠玲在工作中是拼命三郎。其实,早在2001年12月,她就被查出身患癌症,10年后又第二次检出肿瘤。任职药学院党委书记时她正在接受化疗。凭着顽强的毅力,她顶住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和生理的痛苦。每次化疗,她都选择在周五,为的是在周末休息两天后,周一能够继续工作。
冯翠玲用坚忍、包容、勤奋,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信仰与坚守;她用党性、敬业、服务,树立了高校基层党组织书记的榜样。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冯翠玲这名普普通通的党务工作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本报通讯员 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