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
编者按
按照党章规定和中央统一部署,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了2287名党的十九大代表。他们将带着全党嘱托,肩负神圣使命,光荣地出席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九大代表是共产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具有先进性和广泛代表性,他们中很多是来自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党员。本报从今天起开设《十九大代表风采》栏目,重点介绍生产和工作第一线党员代表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学习和弘扬他们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
“法官是个有灵魂、有厚度的职业,能从事法官职业,是我最大的幸福。”从刘黎走上法官岗位的那天起,她就将这句话牢记心中,根植于她经办的每一个案件中。
从业十余年来,刘黎审理的案件3000余起,涉及当事人8000余人,无一人上访、投诉。如今,她已是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党支部书记、庭长。她用公平正义的司法判决,践行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理念。
“儿啊,你走了我俩还怎么活啊……你们还我儿子……”在刘黎的一次庭审现场,失去儿子的一对老夫妇撕心裂肺地呼喊着。
这对老夫妇来自外地,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却不料下班在宿舍和同事喝酒后驾车不幸离世。两位老人不能接受失去儿子的事实,将儿子的单位告上法庭,以单位未加阻拦为由,要求赔偿一百多万元,还多次到儿子单位门前哭闹。
开庭第一天,两位老人抱着儿子的遗像号啕大哭,扬言打不赢官司就撞死在法庭上。面对老人的丧子之痛,刘黎想,依法审判的情况下,要尽量地想办法解开老人的心结。休庭后,刘黎将两位老人请到谈话室,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
从这一天起,刘黎的电话就成了两位老人的专属热线。每次接到电话,刘黎都认真倾听,并耐心抚慰。这样的电话刘黎前后接了不下40个。
在最后判决中,依据事实和法律,刘黎驳回了两人的诉讼请求。看似“不讲理又难缠”的两位老人平静地接受了判决,并向刘黎深深鞠了一躬说:在北京遇到了好法官。
一对夫妇协议离婚后,女儿由爸爸抚养,双方在协议中对居住的房屋如何处理没有约定,由爸爸和女儿居住。数年后,已再婚的女方忽然向男方提出分割房产。男方不同意,两人互不相让,官司一打就是4年。
官司到了刘黎这里,刘黎想,化解二人的矛盾,解铃还须系铃人。刘黎绕开双方激烈争论的矛盾点,让男方谈谈独自抚养女儿的苦衷。这个中年男人沉默了片刻,便将自己与女儿一起生活的琐事一一道来。两个多小时的庭审陈述,刘黎安静地倾听,任这位爸爸把多年埋藏在心中的苦涩全部倾泻出来。
“今天我把积压在心里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了,我尊重法官的判决。”男方说完,用大手抹了把脸,便不再开口。此时,开庭时寸步不让的女方,早已泪流满面。她哽咽道:“我不是个好妈妈,没有尽到妈妈的责任。”
刘黎说:“财产分割,其实最难分割的是孩子,是剪不断的血缘关系,女儿生活幸福了,你们各自的后半辈子才会幸福。”打了4年官司的当事人,表示要回去重新考虑。3天后,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在刘黎眼中,依法治国不仅仅是来自顶层的设计和蓝图,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社会责任。
近年来机动车快速增多,交通事故案件数量也逐年增加。然而一些赔偿数额小、双方争议也不大的纠纷,因为保险理赔程序过于复杂,还要耗时费力打官司解决,当事人苦不堪言。对100件案件的后续审理追踪调查发现这个问题后,刘黎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出司法建议,一个月后,有关部门出台方案,简化理赔手续,优化理赔流程,完善理赔纠纷调处机制。
刘黎还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精选案例,组织法官编写交通事故维权手册。与此同时,刘黎还当起了编剧和导演,写剧本、排短剧,组织法官在辖区内巡演,提醒百姓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怎样保证日后理赔、怎样避免小事变大、怎样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等。一次,一位大妈找到刘黎,说自己家的亲戚在外地出了车祸,听邻居说,辖区法庭有个“贴心法官”叫刘黎,办这类案子最有经验,向刘法官咨询咨询,心里会踏实。
刘黎说,每一个案件都是一张法治宣传单,在工作中,如果多想一点、多说一点、多做一点,人民群众就会通过这一张张宣传单,感受到公平正义,生发对法治的信仰。
(本报记者 张景华 本报通讯员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