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1日 星期二

    别再让中国成为“世界垃圾处理厂”

    作者:叶乐峰 《光明日报》( 2017年08月01日 10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是顺应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要求和新期待之举,方案的发布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缓解原料不足,我国开始从境外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持续几十年的洋垃圾进口,到了说禁止的时候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禁止洋垃圾入境,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事关建设美丽中国大业。

     

        一个现象值得深思:我们在大量进口洋垃圾的同时,国内产生的“土垃圾”却得不到有效利用。究其原因是,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垃圾回收体系,导致国内固体废物中往往是生活垃圾、废纸塑料、厨余垃圾等掺杂一起,回收利用既费时又费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宁可“舍近求远”。

     

        另外,固体废物处理领域一些号称能够“吃干榨尽”、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的技术,实际上都存在处理成本高、产品无市场,企业难以为继的情况;或者存在“移花接木”“瞒天过海”等转移污染问题。可以说,无法满足“无害化”要求的“资源化”,不过是污染转移或扩散,不但对改善环境质量没有积极作用,反而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更大危害。

     

        因此,在国内大量的“土垃圾”都没有得到很好处理的前提下,哪能容得下洋垃圾。“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与其花大气力挡住洋垃圾,不如真正下功夫完善国内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真正满足企业生产的原料所需,让企业“有米下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洋垃圾问题。

     

        《实施方案》的发布,正值中央大力倡导垃圾分类的大背景和时间节点。借此契机,要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础设施,规范国内固体废物加工利用产业发展,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技术水平。此外,还要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垃圾分类,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积极践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我国早已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10多部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对垃圾流向的规范还较少,也没有完整的监管配套细则,这无疑为洋垃圾入境提供了便利。这就需要环保、海关、公检法机关和法律界人士共同研究,制定打击洋垃圾走私、贩运和粗放利用的实施细则和有效措施,运用法律武器,改变违法成本低的现实,不能再让中国成为“世界垃圾处理厂”。

     

        (作者:叶乐峰)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