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视域】
丝绸、陶瓷、漆器上的美工图案,雕塑摆件、民族服饰中的精美设计,无不体现着我国传统工艺的审美智慧。然而,当前我国传统工艺仍面临保护乏力、后继乏人的问题,也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过程中面对诸多挑战。近期,“振兴传统工艺”被纳入国家层面的发展规划,如何让优秀传统工艺继承和发扬下去?如何让它们与现代生产生活更好地融合?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和探索中寻找答案。
1、传统工艺体现并呼唤“工匠精神”
案例:在湖南浏阳高坪镇太坪村,村民谭智祥熟练地操作着织布机,地里成熟的苎麻在他手里变成了一匹匹色泽典雅、质地朴素的夏布。谭智祥自14岁开始和父亲学习制作夏布的工艺,如今已经成为浏阳当地技艺最为精湛的夏布传承人。
浏阳夏布是一种驰誉中外的传统纺织工艺,拥有悠久的历史。为促进夏布工艺的传承发展,当地政府组织夏布纺织户成立了相关行业协会,不少手工艺人还注册成立了公司,决心把这项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
在全国各地,各式各样的民间传统工艺都具有鲜明的当地特色,优秀的技艺大师在民间涌现,无论是刺绣、编织、纺织等手工艺,还是雕刻、锻造等“匠活儿”,都凝结了一代代大师的艺术智慧。然而,如今不少传统工艺都面临着生存的难题。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传统工艺的生产方式开始没落,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面临后继乏人的处境。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提出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与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传统工艺追求精雕细琢、专注细致的制作方式正是近年来所提倡的“工匠精神”的体现,在质量粗糙的快速消费品流行的今天,精美的传统工艺重新获得了人们关注的目光。“我国工业化生产与技术革新促进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技术代替艺术、机器代替手工、共性代替个性、数量代替质量等问题凸显,‘中国制造’更加呼唤‘工匠精神’,需要质量的提升。”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指出。
在专家看来,传统工艺凝结了中华造物文化的智慧,简单的器物中体现的审美价值往往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相契合,“物以载道”的理念使传统手工艺品成为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传统手工艺,也是保护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传统手工艺从古人的生产生活中诞生,由传统工艺品构成的和谐空间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价值取向,在今天,值得人们去理解和传承。”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徐艺乙指出。
实际上,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工艺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手工制品,在海外展览、对外文化贸易中广受欢迎,展现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和生命力。
2、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
案例:传统工艺可以通过与现代技艺结合的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创新。例如,掐丝沙画的制作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将UV平板喷绘技术与精雕技术替代传统手工掐丝,可以让作品看起来更加细致、灵活,也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装饰业的快速消费特征。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合现代创意和设计,将以创新的方式传承传统工艺,并推动其持续发展。
对于传统工艺发展现状,徐艺乙指出,手工艺品中所表达的审美观念与思想价值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设计和制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将古老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艺、现代设计结合起来,与实际生活和时尚需求结合起来,通过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新的生命力。
从一些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一些生活里的实用品、纪念品的设计和制作过程都可以从传统工艺中汲取灵感,并进行融合。例如日本迪士尼曾经与传统手工艺者合作推出雕刻有精美图案的纪念品,德国塞芬镇的经典玩具“胡桃夹子”采用全流水生产线,进行了更多样化的设计,受到了更广泛的欢迎。
“振兴传统工艺,就一定要让它适应和影响现实生活,而不是与现实生活相脱离。”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河指出,如今,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化迅速,这就需要让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让传统工艺文化融入生活中,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之中,推动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升级。
一方面,现代科技手段可以促进对传统工艺文化的保护。截至2016年底,全国各试点地区已经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图片、视频等数字资源26307条,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现代工艺品的生产提供了创意来源,在人们追求个性化和品质化生活的今天,融入传统元素设计的手工艺制品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传统工艺通过与当代艺术、当代设计的深入互动、平等合作,将以新的面貌进入国际文化舞台,展现中国的文化形象,这也需要一批兼具民族文化特色和时尚潮流特色的传统工艺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统工艺企业,促进中国文化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3、促进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案例:景德镇雕塑瓷厂通过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式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错落有致的厂房、古色古香的建筑常常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其中鉴赏、娱乐休闲、亲手制作体验等多种活动形式促进了古老的瓷器工艺文化的传播。
传统工艺如何走向现代化?有专家认为,促进其产业化和市场化是关键。文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传统工艺不仅需要通过传统的方式学习继承,也需要融入现代市场意识,通过创新提升其文化创意附加值。
“手工艺生产企业可以为社会创造可供体验的文化空间,要发展体验经济,鼓励有一定规模的手工艺企业完成由普通生产企业向生产、观光、体验、销售的文化综合体转型。”中国艺术研究院手工艺研究所所长邱春林指出。
民间传统工艺是来自基层的原生态工艺技艺,进一步推进传统工艺产业化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可以通过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民间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制订出台关于推动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建立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应借助互联网的优势,积极拓展渠道,构建以现代电子商务平台为主、传统营销手段为辅的现代营销网络,逐步建立完善工艺产业电子商务平台,从而提高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品牌化程度。
目前来看,更需要通过基础文化教育来增强年轻人传统对工艺的理解,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已经发展起来,以现代教学体系代替师徒相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有利于传统工艺的持续发展,也可以将传统工艺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加强研究和创新创意获得消费市场的认可,激发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创新并非标新立异、割裂传统,而是要在保证传统工艺的精髓和本质“不变味”的前提下推陈出新。徐艺乙指出,只有加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内涵的理解,才能立足传统,提高工艺制品的品质,使当代创新成为传统的延续。
(本报记者 鲁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