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1日 星期一

    顶天求索 立地深耕

    ——记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童小华

    作者: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01日 03版)
    童小华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光明图片

        【知识人·强国梦】

     

        2013年12月14日,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虹湾区域成功软着陆。这一刻,也让同济大学教授童小华的科研团队倍感自豪:他们为嫦娥探测器着陆避障激光三维成像系统在极短成像时间条件下实现量测级探测精度,提供了可信度理论方法支撑;他领衔的由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三家单位合作完成的“航天重大工程的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与关键技术”项目,也获得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童小华是同济土生土长的70后教授,在同济大学读完本、硕、博,毕业后留校任教。测绘遥感空间数据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广泛用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其数据质量直接决定着应用成效。从读博时起,童小华就在导师指导下瞄准“空间数据的精度”这一国际前沿方向潜心深耕。他构建了航天重大工程的测绘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方法,包括可信度度量、控制和评估的模型与方法,实现了航天探测场景静态要素可信度量、航天器实时动态数据可信处理和海量遥感空间数据产品可信评估,在国际上开拓了空间数据质量研究新方向。其成果成功用于嫦娥探月、测绘卫星、高分卫星和国土资源调查等重大工程,为保障我国航天任务的测绘遥感工作作出了贡献。

     

        随着空间技术、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如何获得高质量的遥感空间数据,成为国际上本领域争相研究的热点。童小华介绍,像“嫦娥”等探测器在月球着陆时,悬停避障探测精度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再比如,航天器平台颤振问题普遍存在且影响高精度测图,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案,西方发达国家大多依赖高精度硬件来实现,但其硬件和技术对我国禁运和封锁。

     

        针对这些工程科技难题,童小华带领团队建立了测绘遥感空间信息可信度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充分发挥我国航天遥感器的特点,“软硬”结合,保障了航天遥感空间信息的精度和可信度。相关成果后来被用于嫦娥探测器软着陆关键任务、测绘卫星颤振影响下高精度测图等领域。

     

        4月26日中午,记者如约来到同济大学采访童小华时,他刚从讲台上下来。

     

        对于童小华来说,“教书育人”是为师之天职,因此,他对“人才培养”格外较真:每周课题组的学术例会雷打不动,大家集体讨论,由课题组师生每人汇报研究进展和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各自相关研究方向国际最新文献的追踪、推介。如有学生在海外学习交流,还会通过视频参与课题组讨论。

     

        虽然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免不了要坐“冷板凳”,但一路走来得到诸多前辈的悉心指导,拓宽了治学视野、坚定了治学信念,童小华始终心怀感激。“对年轻学者来说,这种学术上的‘第一桶金’和持续多年的支持,无形中给人以鼓励。”如今,童小华也把这种鼓励带给学生。

     

        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之一刘向锋博士在童小华门下5年,他说,因为童老师课题组做的都是前沿性的研究,做研究、做实验费时颇多,加之导师精益求精的高要求,“这对我们来说是压力,不过做着做着,就做出了新东西,就有了进步。导师的悉心指引与亲身垂范,让我爱上了学术研究”。

     

        (本报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