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记者闺女,下次一定记得再来看看啊!”当我走出常元刚家大门时,他这样对我说。入职两年,参加了两次“新春走基层”。每次采访,对我来说都像是在“走亲戚”。
大年初二,我和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辛店镇扶贫办工作人员苏玉光一同去往前常村村民常元刚的家里。年味正浓,许多农户的大门口都挂着红灯笼,我们却在这摇曳的红火间遇到了堵车。苏玉光说:“现在农村里买车的人多了,加上很多在外的年轻人都开车回家过年,村子里的水泥路都不够用了!”
屋里温暖整洁。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老常拿出水果和自己晒的南瓜子招待我们。65岁的他无儿无女,体弱多病,原先拿着低保熬日子,现在看上去却乐呵呵。没等我问,老常就开始说起这一年的收入:“种惠白菊净挣3000多元,套种西瓜挣了1800元,给村里合闸看水渠挣了500多元,年底光伏电站分成又给了我400元,还有低保和国家每个月给的老年人养老金,今年收入比去年多了不少!”
几个邻居来串门,谈笑间说起了老常的外号“常阴天”。早前,常元刚整天愁眉苦脸,邻里便这样打趣他。村里发展惠白菊项目,为贫困户提供苗子,老常不想受累,是邻居们和第一书记的轮番劝说,才让老常下定决心试试看。说罢,老常往炉膛里续了些炭,笑道:“后来,‘常阴天’就转晴了!”
“脱贫”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笔下的名词,是新闻中的数字。而从常元刚家出来,我深刻地感受到,“脱贫”对于像老常这样的亲历者而言,是更旺的炉火,是桌上更丰盛的饭菜,也是身上更足的干劲和脸上更多的精气神。
(本报记者 张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