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春走基层”,与几位采访对象的接触,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微小但确切的幸福”。
《一年辛苦和流汗就为三十这顿饭》讲的是老北京年夜饭中体现的和合精神。在旧鼓楼大街的各个四合院里,如今还住着大量的老北京人,他们沿袭着北京居民过年的风俗习惯。比如吃团圆饭,这在老北京家庭中,简直是带有仪式感的大事。李继忠,就住在旧鼓楼大街192号院。一家人准备年夜饭,而上初中的孙子却在屋里上网,不愿意参与。李继忠无奈但又笑呵呵地说:“以前过年,我们儿孙辈儿的得孝顺,让长辈先吃。现在,屋里那位是‘大爷’,我们要伺候他先吃。”老北京人的幽默风趣,一句话都藏不住。
刘一达是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的京味儿作家。同样是老北京人,刘一达对各种风俗老理儿更加熟稔于心。“我小的时候,年夜饭都在自己家里吃。那会儿饭馆在年三十晚上都关门了,因为他们的职工也要回自己家吃年夜饭。大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北京人包括其他城市来的人逐渐选择在酒楼饭馆吃年夜饭。这虽然省心省事儿,但年夜饭的内涵和乐趣却也打了折扣。”他说。
今年是鸡年,“过了三十拜年的都是黄鼠狼,因为只有黄鼠狼才给鸡拜年。”等段子在朋友圈广泛流传,还戴着“传统习俗”的帽子。刘一达笑称:“春节的许多民俗,并不是现代人攒出来的,而是经历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传下来的。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本来是句俏皮话,跟鸡年拜年没有任何关系。”不论是人们生活中的俏皮段子,还是专家学者理性的思考,都体现着这个时代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一面。
(本报记者 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