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星期三

    师生关系,难以言说的背后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见习记者 邢妍妍 《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08日 01版)

        【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然而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为师之道开始暗藏“机关”,高校师生关系变得“一言难尽”,严重妨碍高校落实教书育人神圣职责,这引发了我们的思考。

     

        每到新旧学期交替,考试、评教,总是绕不过去的话题。而身处其中的两个群体——老师和学生中间,又总会因此产生些许“故事”,在公开或半公开的默契与妥协中“各得其所”“相安无事”。

     

        宜宾学院教授郭五林不久前这样告诉学生:凡购买他编写的教材的同学,每买一本书平时成绩加5分,每人最多可以加20分。事件曝光后,虽然学校依照规定给予了处分,但如此赤裸裸的“交易”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无法挽回。因为评教,导致老师和学生形成了特定的“利益共同体”,相互讨好、互不为难成为师生关系中的一种潜规则。

     

        本应是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出现了哪些问题,面临什么样的挑战?记者历时多日展开调查,力图还原高校师生关系的真实面貌。

     

    交往皆学问,师生间的几种相处模式

     

        “互不为难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随着大学生活的逐步深入,天津某高校学生陈虹愈发觉得与老师相处是一门“学问”。“学校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和老师处好关系很重要。”

     

        河北某高校学生张雪向记者透露,她所在学校的一些学院比较“黑”,学生领到助学金后需分给班主任一部分,否则第二年就得不到助学金了,“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规则”。

     

        而在期末评教期间,南京某高校学生张洁雅说:“有次评教,我同学对一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提了意见,这位老师知道后非常恼火,要求我们每个人把评价截图发给他,并威胁说一定要找到那个提意见的同学。”

     

        “一般情况下,老师想要获好评,会多少给学生些好处。比如,他们要给出同学们期待的‘优异成绩’,以及‘不点名’‘划重点’等‘特惠’。”山西某高校学生周玮说,“彼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互不为难是心照不宣的‘秘密’。”

     

        “老师让我们明白,大学是很现实的小社会”

     

        “老师让我们明白,大学是很现实的小社会。”从本科到博士,博士生李轩华辗转三地三校,他坦言,老师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事很普遍,“主要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工作上,老师往往会把学生作为自己的‘员工’,很多学生也会管老师叫‘老板’,帮做项目、搞科研。生活上,我总会听到同学抱怨,被当作保姆,收拾家、充话费、接送孩子,甚至吃个饭还得学生买单。”

     

        甚至还发生了更严重的事件。近年来,“老师性骚扰学生”时常登上社会新闻的“头条”。来自老师的性骚扰,让广西某高校学生张玫的大学生活被阴影笼罩,“期末成绩出来前,老师发消息说我的卷面成绩太低,要我晚上去他办公室补课”。因为担心挂科,张玫即便不情愿也还是去了,“庆幸当时有朋友帮助没受到伤害,但我至今仍不愿回想那段糟透了的往事”。

     

        “下了课就形同陌路”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好老师少,奇葩老师同样也不多,大学生活中最常出现的师生关系属于“相安无事”型,即学生除了上课之外很少与老师接触,一个学期下来,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天津某高校学生张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同学们与老师的交流确实不多。上课时,老师在台上讲课,有的学生听,有的学生玩手机、睡觉、看书。一下课,老师大都提包就走,师生间基本形同陌路。”

     

        “每到考试季,网上都会冒出一些搞笑图片,比如考试时问你授课老师叫什么,放4张图让你选老师的样子等等。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生与老师的交流确实不多。学生连老师的长相都不知道,这不就是陌生人嘛。”北京某高校学生李洋说。

     

        “总会有好老师点亮你的人生”

     

        毕业多年,自己也成为一名大学教师的周欧博,至今仍铭记老师带给他的关怀与教导。“这位恩师的教导贯穿了我整个大学时光,点亮了我的人生。学习上遇到疑惑,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解答;生活上遇到困难,老师会倾囊相助、出钱出力帮我渡过难关。”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张心怡则因为导师“私人定制”般的教育而受益匪浅。“刚入学时,导师会根据我们未来的人生规划和职业方向,针对性地指导我们,他说希望我们每个人走出校门,都是有追求、有梦想、有特色的人。”

     

    “相安无事”才是最大的担忧

     

        与师生间小概率的不和谐现象相比,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把师生间的“相安无事”看作是最大的担忧。“长期‘相安无事’的状态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

     

        黄德宽说:“有些老师把课堂教学做得很好,但与学生互动较少,这恰恰说明,他们并未真正领会‘育人’这一职责的内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现在老师都很忙,出去吃饭谈项目、拉课题、搞关系,根本无心做学术。与学生交流,一没时间,二没心思,三没动力。”

     

        在南开大学副教授陈超看来,多数老师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这一层面,而对于更高层次的思想引导、心灵关怀、人格养成等的关注与投入,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平淡’的师生关系,没有完整体现教师的职责和使命。”

     

    是什么侵蚀着高尚师德

     

        “客观地说,类似‘买书加分’、暗示学生送礼之类的现象,在高校只是极少数。但这些偶发现象,确实暴露出教师责任感下降、功利心上升、师德师风弱化的现实。有的教师仅仅将教学当成谋生手段,忘记了教师的神圣使命和天职。极个别教师甚至师德沦丧,为了一己私利和私欲不择手段。”陈超评点道。

     

        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高校教师提出了要求。

     

        “教书育人,言传身教,是为师者的本位,也是至高要求。”南开大学博士生赵洁也曾当过老师,在她看来有些老师精于在课堂上高谈阔论人生哲理,但落到自己的行动时,往往背道而驰,“这对教育学生产生了很恶劣的影响。”

     

        是什么让某些老师变成“双面人”?

     

        陈超指出:“师生不和谐甚至师生冲突,一方面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和规则渗透到学校中,另一方面也说明校园生活中作为独立个体而存在的教师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义利观在发生变化。”

     

        “说到底,是教师理想信念的失落和价值观的异位。”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王东林举例说:“我是学历史的,我的老师一辈子论文论著虽不多,但大多是精品力作。他们常常教导我们,做学问首先是诚于道,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就不能写文章。现在这样的传统稀见了。20世纪80年代,大学年轻教师从助教到讲师,一般要花费5到7年时间,接受系统训练,有专门的指导老师,比现在读研还严格。能否当教师,要看教研室、系主任和教务处的考核评判,如果他们认为你不适合做教学和研究工作,会安排转岗当干部。这在当时是很难为情的事,现在反倒变成一种追求。可以说,人们的价值观完全异位了。”

     

        黄德宽进一步解释道,出现这样的局面与社会大环境紧密相关:“一是20世纪后期发展比较快,高校扩招,师资队伍入口把关不严;二是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因此对教学人才的培养管理考核偏软,对课堂的监管不够。”

     

    师生关系应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理想的师生关系怎样建构?让每个教师潜心育人,注重身教,需要哪些保障?

     

        “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强化个人道德修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不忘初心,乐于奉献。如果无法认识到这一点,就难以在教师岗位上立足。对于学生来说,要认识到教师教书育人的不易和艰辛,要认真配合好教师的教学工作,尊重教师的付出和劳动。”陈超说。

     

        在陈超看来,理想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获益。“要想配得上教师这一神圣的称号,除了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之外,还需要在个人道德品质上下功夫,把师德师风作为火线和红线,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志业。”

     

        陈超建议,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策法规的规范、监督和制约作用,将政策法规落到实处。“要关注学校和校园生活,尽可能为教师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先进的文化、透明的程序、公平的规则、和谐的关系。”

     

        黄德宽强调,全社会都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吸引优秀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淘汰不称职的教师,做到有进有出、动态调整。”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本报见习记者 邢妍妍)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